简介: 成语词目同流合污成语拼音tóng liú hé wū成语解释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同流合污的故事成语示例此数贼者,同流合污,

成语词目

同流合污

成语拼音

tóng liú hé wū

成语解释

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成语出处

(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同流合污的故事

成语示例

此数贼者,同流合污,败坏国政。(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近义词

同恶相济 狼狈为奸

反义词

泾渭分明 洁身自好

同流合污成语接龙

同流合污→污泥浊水→水深火热→热血沸腾→腾蛟起凤→凤友鸾交→交口称誉→誉不绝口→口角春风→风雨漂摇→摇鹅毛扇→扇风点火→火云如烧→烧琴煮鹤→鹤骨松筋→筋疲力倦→倦鸟知还→还淳反朴→朴斲之材→材士练兵→兵无常势→势合形离→离本趣末→末大不掉→掉臂不顾→顾后瞻前→前目后凡→凡桃俗李→李郭同舟→舟车劳顿→顿挫抑扬→扬清厉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穿龈血→血雨腥风→风行水上→上溢下漏→漏泄春光→光前启后→后车之戒→戒骄戒躁→躁人之死→死且不朽→朽木粪土→土鸡瓦犬→犬牙交错→错彩镂金→金貂取酒→酒后失言→言不达意→意前笔后→后悔不及→及溺呼船→船坚炮利→利出一孔→孔孟之道→道尽涂殚→殚智竭力→力排众议→议论英发→发引千钧→钧天广乐→乐善不倦→倦尾赤色→色丝虀臼→臼杵之交→交能易作→作恶多端→端人正士→士饱马腾→腾云驾雾→雾惨云愁→愁眉锁眼→眼语颐指→指鹿为马→马水车龙→龙战鱼骇→骇目振心→心醉神迷→

同流合污造句

必须要“翻过来”,这也就是与世俗的人有所不同,不要同流合污

别跟他们同流合污

但是假如你感到,你似乎在和可怕的暴君和他的同伙同流合污,那么就等一等,到明年选举揭晓再说吧。

但是美国国父却绝对没有想到他的这些资深成员现在却想侵吞掉银器,和茶壶同流合污了。

而他手下阿强见他不肯同流合污,便想除掉他取而代之。

好人与坏人要保持一定距离,不可同流合污,否则时间长了,好人也会变成坏人。

假如不去描画本人的将来,你就会像大海上的弃船一样同流合污

她说,让伊朗官员参加这些活动就相当于与渴望自由生活的伊朗人民的压迫者同流合污

垄断和收入同流合污了。

曼宁必须选择是与这些暴行同流合污,还是拒绝合作。

如果有人要我设法摆脱这些邪恶行为带来的危险,我宁愿过简朴生活也不愿与其他人同流合污

他一方面不甘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一方面又无力与之进行抗衡,于是陷入了悲愤与苦闷之中,其人格特征上表现出很强烈的冲突。

我儿,你不要与他们同流合污,该使你的脚远离他们的道路。

一个健康的银行的运营准则就是“不要趋之若鹜同流合污”;在经济形势好的时期强行银行积聚资本和储备资金以备不时只需。

一向坚持伸张正义的浩被逼至绝路,竟反过来与山同流合污

真是求神保存教会应有的纯正信仰,发挥光盐的功能,不致同流合污,与世俗的机构无异。

总代理还是比较正直,宁可失去一些销售额也不与我同流合污

百科解释

同流合污成语出处

非之无举也, 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

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同流合污”。

同流合污成语故事

孟子有个弟子叫万章。有一天,孟子与万章讨论孔子为人处世的准则。因为当时人们对这个问题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诸侯群雄争霸中,各国国君都找有学问的人去为他们担当顾问。于是如何为人处世就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

万章认为,既然孔子一生中一贯主张实行中庸之道,那么对于言行过于激烈,有违中庸准则的人就应该持反对态度。但(论语)中却记录了孔子受困陈国,怀念言行偏激的人的事情。于是,万章不解地向老师孟子请教说:“孔老夫子在陈国时,曾一度思念鲁国那些行为比较狂放的人。我真不理解这是为什么,请老师为我解释一下 。”孟子听了万章的话,知道他是真想将这个问题弄明白,便对万章说:“狂放的人在讲话做事时确实有时把握不住分寸,往往显得过火,但我们在看到这一点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这些人的精神都是积极向上的。当然,我们能与言行都恰到好处的人交朋友是最好不过了。只可惜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少了,所以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与那些言行狂放的人做朋友。”

孟子认为自己已经将孔子怀念狂放行为的人的事说清楚了,便接着闸述孔子交朋友的标准:“孔老夫子只接触三种人,第一种是言行符合中庸的人,第二种是狂放的人,第三种是不做坏事的人。那么,你知道孔老夫子最痛恨和最瞧不起的是什么人吗?”万章听了摇摇头。盂子接着说:“那就是好好先生。这种人,即使从孔子的家门口经过而不去看他,他事后都不会感到任何遗憾。”万章听说孔子如此看不起好好先生。但不知道好好先生是怎样一种人,便急忙问孟子:“先生,孔老夫子所说的好好先生到底是怎样一种人呢?这种人为什么令孔老夫子如此讨厌?”孟子解释说:“这种人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 套,不求有什么大的作为,只求敷衍了事,能过得去就心满意足。他在与别人相处时非常圆滑,能做到八面玲珑,四面讨好。"万章点头称是,这种人他的确接触过。

孟子又说:“这种人也很难对付,你要批评他吧,又找不出他什么明显的错误;想要责骂他呢,又抓不住确凿的证据。这种人的圆滑世故就在于他的所作所为迎合时尚,屈从风俗(同乎流俗,合乎污世),表面忠厚老实,内心自私自利,不问是非曲直,只计利害得失,而且大多数人对这种做法都很认可。这是与中庸之道完全背道而驰的,所以孔子最瞧不起这种人。”万章又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了其中的意义。

同流合污成语寓意

世上有一种人,八面玲珑,善于察言观色,惯会讨好奉承,这种人虽然经常被称作好人,但实际上他们却是道德败坏的伪君子,欺世盗名,混淆是非,与丑陋恶俗相协同,破坏了社会风尚和环境。孔子和孟子对这些看似好人,其实不起好作用的人十分厌恶。

同流合污者也分好几种,一种是缺乏主见,没有独立人格,凡事随波逐流。他们往往不自觉被裹挟或者为了利益跟着坏人一起干坏事。还有一种人,本身就是恶人,恶人与恶人,黑势力和黑势力联合,是另外一种同流合污

想要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丑恶同流合污,首先是要有定力,辨正邪,分是非,立场坚定。其次,能够正确选择交往的朋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坏人自然做不出好事来。朋友选好了,就不会轻易被坏的朋友裹挟,同流合污,危害社会。

同流合污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同流合污”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含贬义;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运用示例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此数贼者,同流合污,败坏国政。”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为罗文干遭非法逮捕辞职):“痛心于政治清明之无望,不忍为同流合污之苟安。”

同流合污成语辨析

同流合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朱”和“赤”,可以释义为红色的东西,而“墨”和“黑”即是说黑色的东西。红与黑相对,红可以理解为正义的、好的,黑则相对是邪恶的或不好的。你跟着其中任意一方的人,都会被其拥有的品行所感染。换句话说就是跟好人学好,跟坏人学坏。而“同流合污”这一成语更倾向于强调本就已经很坏的一群人聚在一起干坏事。

mfc1688.cn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