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羊开泰成语来历(三羊开泰一词最早出自哪里)

本文目录一览:

三羊开泰的由来

三羊开泰出于《周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阴阳学说中,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兴盛之象,故称三阳开泰。

中国古代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三阳”依照字面来析,解释为三个太阳比较直观,即早阳、正阳、晚阳。朝阳启明,其台光荧;正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辉照,其台腾射。均含勃勃生机之意。

扩展资料:

“泰’是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我们见到“泰”,总是大吉利。开泰以“求财”来卜,就是大开财路;以“求婚”来卜,就是大开爱门。

羊,即祥也。古代宫廷中小车多称羊车,即取意吉祥。人们常说的“三羊开泰”为吉祥话之一。比如一帆风颇、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万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万事如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羊开泰

三羊开泰的由来?

“三羊开泰”应为“三阳开泰”,最早出自《易经》,大概意思是指“冬去春来之一”。

《汉语成语词典》解释:“《易经》以十一个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个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的象征。

“羊”和“阳”同音,羊在中国古代又被当成灵兽和吉祥物。很多“吉祥”的铭文都写成“吉羊”。《说文解字》说:“羊,祥也。”“三羊开泰”和“三阳开泰”都是吉祥之意。

三羊开泰一词来历?

“三羊开泰”原来的词是“三阳开泰”,说这个词出自易经是不可取的,只能说是用了易经的意象。易经(古经部分泰卦)原文如下: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悔恤其孚,于食有福。

易经的意象更丰富具体,而“一阳生,二阳长,三阳开泰。”应该是后人的用语习惯,而且,所表达的意象也比较偏向节气的变化,阴阳虽在易经中有所表现,但却没有过份强调,说阴盛极而阳生,阳盛极而阴生,比较接近道家和阴阳家的理论,这里还要说到周易的两个部分:古经文部分和易传部分,在古经文部分,主要是八卦理论,其基础组成部分的爻分阴爻和阳爻,加上“上、中、下”三个不同位置(后称为天地人三才),八卦就是一组排列组合,这非常像二进制和三进制。更多的是数理知识, 而非纯哲学。而易传部分,后世争议较多,有人认为是孔子写的,有人认为受后道家和阴阳家的影响,并且很有孟子和荀子思想的标签, 所以周易的易传部分文字的时代很难确定。但即使如此,也并没有明确出现“三阳开泰”这样的词。

“三阳开泰”的主要作用还是新年的吉祥话(是否用于更广泛的范围已不可考),但中国历代的春节是不一样的:

春节以前也称元旦,是在正月的第一天。而中国历代的正月的设定日期却并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即正月)为正月。

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因此,“三阳开泰”这个词用作新年的吉祥话至少也是在公元前104年以后,如果这个词就是为了新年的吉祥话而生的,那绝对不会出自《周易》,因为汉武帝太初元年,《周易》的《易传》已经有了。

“羊,祥也”

——《说文解字》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那么把“阳”换成“羊”是取吉祥之意,基本可以肯定是新年的专有名词了。

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三羊开泰”一定出自汉武帝之后,一个成语出字哪里,肯定是要看这个成语无论是意思还是文字都已经固定使用了。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初九”为一阳,“九三”为三阳(九是至阳之数),泰卦阳爻至九三,所以有了“三阳开泰”之意(六为至阴之数,下面的“六四”就是四阴),但是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至今没有相关确切的记载,实际上很多词语被广泛运用的时候不可能每个都找到出处,有些的出处也不过是第一次见面书面而已,所以这个“三阳开泰”和“三羊开泰”的出处之说,包括《汉语成语词典》中的说法都有问题,有些无找考证出处的词没有必要一定要追究一个出处,本着严谨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羊开泰 这个成语是怎么个来历

在传统的历法中,除了以天干地支来配年份,还有月份和日期,甚至是时辰。春是万物萌发的季节,正月是春的第一个月,在地支上配为寅,在地支本阴阳五行时,寅属木,而且是三阳(子为阴历十一月,也就是冬至所在月份,称为一阳),在宋代邵雍将六十四卦配上月份、节气以后,也就有了如下的说法:

“三阳”意为春天开始。据《易经》:阳爻称九,位在第一称初九,第二称九二,第三称九三,合三者为三阳。又易卦,“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生于下;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农历十一月冬至日,昼最短,此后,昼渐长,阴气渐去而阳气始生,称冬至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开泰。正月正是三阳生泰卦,此时既是立春,又逢新年。冬去春来,阴阳消长,万物复苏,故“三阳开泰”或“三阳交泰”便成为岁首人们用来互相祝福的吉利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