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什么意思?
海誓山盟犹在耳,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
出自《国风·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作者无名氏。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
全诗(节选)如下: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如下:
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扩展资料:
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当初他们相恋时,有说有笑;男子则“信誓旦旦”,表示白头偕老。可是他还未老时就产生怨恨,而且无法挽回。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浩浩汤汤的淇水,总有堤岸;广阔连绵的沼泽,也有边际。
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为什么竟没有到头的时候?《诗集传》指出“此则兴也”,其实它是比中有兴。诗人运用这两个比喻,强烈地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
为了摆脱这些痛苦,她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此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转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吗?
方玉润认为:“虽然口纵言已,心岂能忘?”(《诗经原始》)从这女子一贯钟情的性格来看,她对男子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就是今天常说的悲剧性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氓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分别是什么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海誓山盟似乎还在耳边,哪料夫妇竟然反目成仇。请不要再回想过去的那些山盟海誓,既然已经终结就随它去了吧!
旦旦:诚恳的样子。
反:通假字,通“返”。不思其反: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
已:终止。
这句话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氓》,全文是: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白话文注解是:
有一个憨厚的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我家换取丝绸。其实他不是真的来换丝绸,只是想找个机会和我家里人谈(与我的)婚事。他走时,我送他送过淇水西边,到了顿丘我俩还情依依,不愿分别。不是我想误了好时机,只是你没有媒人倒也失了礼仪。希望你不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我(也不迟)。
我爬上那垛破土墙,遥远地看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远地在云雾中现身,我却看不见情郎(你),这使我泪流千行。情郎之后几天终于又从复关回来了,我们有说有笑,十分开心。你去卜卦求神仙,我们的婚事没有凶兆,这让我们心舒欢畅。你赶着你的车子到我家来,为我搬运好嫁妆回你家。
桑树叶子还没落之时,缀满枝头了绿得萋萋。我轻轻地告诉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到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啊,别太对男人付出太多感情,报以太好的幻想。男人若是爱上你,他要把你丢掉便太容易了。女人若是依恋男子,女子要想解脱却很难挣离。
桑树的叶子落下了,枯黄又憔,悴随风飘摇。自从我嫁到你家来,三年之中受到穷苦的煎熬。我越过茫茫的淇水回家,水溅车帷,到处都又湿又潮。我做妻子没什么差错,只是你这个男人太奸诈,反复无常没有一点准则,变了心又缺德耍花招。
我婚后三年一直都守妇道,繁重的家务从不辞劳。起早贪黑不嫌一点苦,忙里忙外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而是天天都这样)。谁知道,我们的家业有成色后,这个男人渐渐对我施凶施暴。我的兄弟姐妹们不知道我的处境,每个人都在嘲笑我的处境。我有时候静下心来细细想,却只能独自伤心,默默流泪。
当年我们发誓白头偕老,但如今还没老去,却已经心灰意冷了。淇水虽然滔滔,但终究有岸头,沼泽虽宽但也有尽头。回想少年时代我们多快乐,谈笑风声之间互相悄露温柔。我们的海誓山盟似乎仍然还在在耳边,哪料夫妻竟然反目成仇。不要再去回想过往那些誓言了啊,既然已经终结了就让它去吧!
全文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这个女子的无奈与怨气,却只能暗自神伤,没有什么作为,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古代劳动妇女的权利地位的低下。《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借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她婚姻情感巨变的经历和深切体验,为后人留下了那个时代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引起了后世众多人的共鸣。
《氓》诗的结构,是根据时间经过以及作者的情绪变化而成的。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诗中虽以抒情为主,所叙的故事也还不够完整细致,但它已将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的议论。
请问《氓》中的“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的思意思一样吗?各是什么意思?
不一样,“不思其反”在翻译中无义,是为增强“信誓旦旦”
的意味做衬托反是不思:违反这些。是,指示 代词,指代誓言。是重复上句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