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沧海桑田代表什么意思?有什么来历吗?

本文目录一览:

“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读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释义: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造句:

1、沧海桑田的变化并非一朝一夕所致,它是地壳积年累月运动的结果。

2、改革开放才20年,故乡的模样就全变了,真是沧海桑田,怎能不让我感慨万千呢!

3、林地不断缩小,城镇却不断扩大,这也是种沧海桑田的现象吧!

4、陕北的江南,山谷成了水库,土山变成平川,水田连成一片,真是沧海桑田,变化多么大啊!

5、我们的生命太短,来不及见证那些遥远到令人恍惚的词语,比如天长地久,海角天涯,碧落黄泉,沧海桑田。所以,要活下去。

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形容事物的变化很大,或者说变化很快。

有则典故出自《神仙传·麻姑》,麻姑负责巡视蓬莱仙岛,亲眼看到了东海三次变成了桑田。

沧海桑田就是大海变成了农田,又变大海。

什么叫做“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自字面的意思来看,是指大海变成了桑田,或者桑田变成了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出自《神仙传·麻姑》。原文是这样说的,“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当然,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神话故事。其实,这里面蕴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知识,那就是世界的海陆变迁。

比如,云南的石林,就是两亿多年前的海底石灰岩层,经过地壳运动、风雨侵蚀等作用形成的自然奇观。

喜马拉雅山也是地表缓慢运动的结果。因为在山上能发现古海洋生物的化石,而且数量众多,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在我国东海海域的海底,还发现有古地质时期的三角洲,以及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这不正是麻姑所说的吗?

我们也可以由此预测到一些未来地球的地貌变化,比如,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等。

关于海陆变迁的理论,最有名的是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习。

一、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地理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大陆漂移假说就这样诞生了。

我们可以从陆地的轮廓、地层的衔接、动植物的分布情况,来证明这个假说。将现在的几个主要的大洲拼合在一起,可以发现,它们的轮廓契合度非常高。

而且在非洲和南美洲,这两个现在相隔很遥远的大洲上,都可以发现一些动物共同的足迹和身形。

在地质层上,也大概都能一一契合上。

不过,大陆漂移假说,始终只是一个假说,因为我们也没办法回到两亿多年前去亲眼验证啊。

二、板块构造学说,将地球分成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

这个学说认为,“沧海桑田”都是因为板块间的相互挤压碰撞和拉伸张裂造成的。比如,红海的面积会扩大,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的结果;而地中海面积分缩小,则是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挤压碰撞的结果;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都与板块的碰撞有关。

这个学说还解释了剧烈的地壳运动的现象,如地震和火山爆发。它认为,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动壳的运动最剧烈,所以最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现象,比如日本和印度尼西亚,都地处三个板块的交界处,所以地震非常频发。反之,象英国这样的国家,因为位于板块内部,所以不太发生地震等地壳剧烈运动的现象。

关于海陆变迁的知识,你还知道多少?不妨留言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