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
君子不器的意思:
1.君子不会拘泥于形式教条;《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象、用。被那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其中,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朝闻道,夕死可矣。
2.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3.君子不器,还要根据“道”来理解,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器即器物,所有有形的物质都是器,不单指器皿;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但是,道器不离,无形的规律的道,恰好就存在于有形的器物之中。
4.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即便讲应用,也是强调以不变应万变!一旦明道,即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则可以持经达变,抱一应万,待人接物事事可为!君子不器,并不是说可以脱离实际,忽略现实,因为阴阳一体,道器不离,悟道总是在器中,悟道后还是在器中运用!
“孔子曰: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出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论语·为政》。
原文节选: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子贡问如何才是一君子,孔子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君子不器的意思 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
1、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2、【出处】战国·孔子《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有有形的物质都是器,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
3、【例子】我现在以将我所学过的武功全部融合在一起,以君子不器驾驭,倒是可以做到融会贯通。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5、【近义词】多才多艺、文武双全、全知全能。
6、【反义词】碌碌无为、不学无术、一无所长。
“君子不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君子不器”是孔子说的一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意思是君子不能把自己变成一种自限其用的器物。
0 1 什么是器?
《周易》是这样解释器的:“形乃谓之器。”所谓器,就是有固定形体的物体,器的特点就是已经成型器物,已经固定了,不能再变了,它的用途都被固化了。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用途。
孔子认为,如果把自己培养成一种器物,就像器物一样,只能自我局限于一种特定的用途,就会自限其用,这样就不能发挥大的作用。因此,孔子教育学生不能成器物,而应该是多面手,不能仅仅是专门人才,而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是通才。
0 2? 君子应该先成器
一个人在做通才之前,首先必须成“器”,就是说你先成才,成为一种有用之才,先把自己培养成专门人才。
《易传》:“君子藏器于身。”器,在这里是指技能,一个人要想在社会立足,首先要有一种生存的技能,这个技能就是谋生的手段,也是他养家糊口的手段,还是他在社会上能够发展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没有一项技能,干啥干不成,一无是处,人们就会说这个人不成器,连最低的基本能力都没有,会遭到人们的鄙视的。
0 3?君子不要成为器
器物一旦定型,就是死的东西了,要想改变就必须破坏其原有的形状,这样的代替太大的,改变后的器物也不是原来的器物了。
一个人成一种“器”之后,也容易拘泥固执不变,思维方式固化,容易钻牛角尖。人一旦固化成死的东西,就会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器械,不能创新,缺乏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掌握了一种技能后,在此基础上综合发展,成为“不器”,既要有专业的高度,还要有广度。
结束语
孔子说“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一个君子不能急功近利,只囿于一技之长,成为追求功利的某种器物,而应该在道德、学问等多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要有大的胸襟,大的气度,有大事时可以做大事,有小事时可以做小事。不器,方能成大器。
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
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出处】战国·孔子《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所有有形的物质都是器,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
【例子】我现在以将我所学过的武功全部融合在一起,以君子不器驾驭,倒是可以做到融会贯通。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多才多艺、文武双全、全知全能
【反义词】碌碌无为、不学无术、一无所长
扩展资料
1、君子不器的近义词
多才多艺
【解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三回:“此公真是多才多艺!”
这个人真是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示例】夏雨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孩子,唱歌、跳舞样样精通。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才能多方面
2、君子不器的反义词
一无所长
【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霍光不爱读书,不识大局,不会治家,最终导致惨祸上身。
【示例】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和技术,一无所长的人无法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人无学术、没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