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斧正”是什么意思?
“斧正”的意思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又叫指正。
斧正读音:[fǔ zhèng]。
造句:我委婉的提醒老师斧正这篇文章。
引证解释:
1. 以斧砍削使之合乎标准。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书》:"营缮宫室,斧正不辍。"
2. 亦作" 斧政 "。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清 颜光敏 《与曹禾书》:"小词成之数日……幸斧正是荷。" 苏曼殊 《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中国小说史》序文呈上……祈大加斧正。"[1]
出自:《庄子·徐无鬼》,该典故如下: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垩指白色粘土,斤指斧头,斫即砍。)
斧正的意思是什么?
斧正的意思:
也说斧削。请人修改诗文的客气话。
拼音:[ fǔ zhèng ]
引证解释: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中国小说史》序文呈上……祈大加斧正。”
笔画:
扩展资料:
近义词:匡正、指正
一、匡正[ kuāng zhèng ]
纠正;改正:~时弊。
节流《线》:“人民的政法人员不是文过饰非的政客,他们心地光明,在匡正纠误时喟然叹曰:‘这是历史的嘲弄,今天看来法官坐错了位置,应该和李郑生同志调换一下才是!’”
二、指正[ zhǐ zhèng ]
1、指出错误,使其改正。
2、请人提出批评意见时的客气话:意见有不妥当的地方,请~。
刘绍棠 《西苑草》一:“初稿在三月底就写出来了,送到萧先生 那里请他指正。”
请问"斧正"是什么意思?
斧正[fǔ zhèng]:敬辞,请人修改文章,也作“斧政”。
出处:陈衎《与邓彰甫书》:“万析斧正,方可就梓。”
白话释义:多次的进行分析改正,才能够达到标准。
例句:这是学生自己写的文章,寄给老师,希望老师能够斧正。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匡正[kuāng zhèng]:纠正;改正;扶正;辅佐。
出处:《左传》哀公十六年:“安靖楚国,匡正王室,而后庇焉,启之愿也,敢不听从?”
白话释义:安定楚国,辅佐王室的人,然后寻求庇护,这就是他的愿望啊,怎么会不听从呢?
例句:匡正纪律。
2、指正[zhǐ zhèng]:指出错误或缺点,以便改正;套语,用于请人对自己的意见或作品指出批评。
出处:刘绍棠《西苑草》一:“初稿在三月底就写出来了,送到萧先生那里请他指正。”
例句:对别人的指正,我们要虚心接受。
3、雅正[yǎ zhèng]:规范的;典雅方正;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套语)。
出处: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铭:“进止端详,神情雅正。”
白话释义:进出的人神态端正,典雅端庄。
例句:这是学生最近做得画,请老师雅正。
斧正的意思是什么?
又称郢正、郢削、斧削,是指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出自于《庄子·徐无鬼》。
斧正一词源于《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近义词:匡正、指正
指正,指正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ǐ zhèng,意思是指出错误或缺点,以便改正,谦逊用语,用于请人对自己的意见或作品加以批评修正。
出处:刘绍棠《西苑草》一:“初稿在三月底就写出来了,送到萧先生那里请他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