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和光同尘的含义 和光同尘的意思

1、和光同尘,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褒义词,引申为对他人有宽恕之量,对谤语有忍辱之量,对忠言有虚受之量,对事物有容纳之量。

2、和光同尘在《道德经》中出现两次,可见圣人对其看重,是圣人的处事标准,不能解释为同流合污。

3、成语出处。《道德经》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

和光同尘[hé guāng tóng chén]:和、同:混合。 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扩展资料

和光同尘的来源:

1.“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经》第四章)

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这里都提到了一句话,就是“和光同尘”。“和光同尘”既是对外的处世,也是对内的修身。何以故?大凡有道之君子,或德行高洁之士,必有一股清高之气,不愿与人和同,是流于狂狷也。狂者过之,狷者有所不及也。然道家圣人处世,要的是“披褐怀玉”,虽然怀和氏之璧,但是外面看过去却十分朴实,穿着普通的衣服。

近义词:与世无争 、浑俗和光

例句: 作为一个干部,应该有标新立异的进取心,和光同尘,是不足取的。

参考文献来自于:百度百科-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 词语和光同尘是什么意思

1、和光同尘,汉语成语,拼音是hé guāng tóng chén,意思是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2、褒义词,引申为对他人有宽恕之量,对谤语有忍辱之量,对忠言有虚受之量,对事物有容纳之量。

3、和光同尘在《道德经》中出现两次,可见圣人对其看重,是圣人的处事标准,不能解释为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