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既往不咎 什么意思

【解释】: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示例】:~,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 ◎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

【近义词】:既往不究

【反义词】:赏罚分明、信赏必罚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对以往的错不再责备

既往不咎是何意·出自于哪?

“既往不咎”意思是指以往做错的事不再追究。

此典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春秋时期,鲁国的君主鲁哀公问孔子的弟子宰我,应该用什么树木制作土地神的神主。宰我回答说:“夏朝人用松木,殷代用柏木,周代用栗木。栗木意思是指人民害怕得战战栗栗。”孔子听到宰我的回答,非常不满,便责备宰我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规劝了,已经过去的事不用再追究了。”

另外在《旧唐书》中也有“既往不咎”的故事: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派大将李靖到夔州进攻梁国。军队到达硖州时,被梁国部队阻击,无法继续前进。李渊以为李靖留恋硖州,不肯前进,于是下令处死李靖。都督许绍千方百计替李靖说情,李靖才免于一死。

后来,冉肇则出兵袭扰夔州,李靖带领八百士兵迅速攻占冉肇则营地,杀死冉肇则,俘虏五千人,取得很大胜利。李渊听到这个消息,异常欣喜,他嘉奖李靖时说:“过去的错误不再追究,那些旧事我早已忘记了。”后来李渊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公元621年,李靖率军从夔州顺流而下,围攻江陵,梁国萧铣投降。

既往不咎成语解释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成语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既往不咎成语解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语解释】: 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成语出自】: 先秦·孔子《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成语简拼】: jwbj

【成语字数】: 4个字

【感情色彩】: 既往不咎是褒义词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常用

【成语示例】: 既往不咎,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

【近义词】: 既往不究

【反义词】: 赏罚分明、信赏必罚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对以往的错不再责备

【英文翻译】:

1.to forgive somebodys past misdeeds; to let bygones be bygones; to wipe the slate clean

既往不咎的意思

既往,就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咎,就是追究.总的意思就是面向未来,不追究过去的事.

既往不咎的意思是什么

既往不咎 [jì wǎng bù jiù]

[解释] 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

[出自] 《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中意stp保温工程的回答,请采纳。

什么叫既往不咎

既往不咎(jì wǎng bù jiù)意思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挽回。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对以往的错不再责备。

反义词:赏罚分明、信赏必罚。

扩展资料

反义词

1、赏罚分明,汉语成语,拼音是shǎng fá fēn míng ,意思是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清楚明白。

出自汉·王符《潜夫论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译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处理清楚明白,这样的人是治理国家的人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信赏必罚是一个成语,读音是xìn shǎng bì fá,意思是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译文: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足以挑战。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奖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