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以“智”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智藏否在 ??zhì cáng guān zài ??释 义: 指贤人隐遁,病民之臣在位。
2. 智昏菽麦 ? ?zhì hūn shū mài ? ?释义:指智力不能辨认豆麦。 形容无知。
3. 智尽能索 ? ?zhì jìn néng suǒ ? ?释义:索:竭尽。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
4. 智小谋大 ? ?zhì xiǎo móu dà ? ? 释义:指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
5. 智小言大 ??zhì xiǎo yán dà ? ? ?释义:指才智低下,说话口气却很大。
6. 智勇兼全 ? ?zhì yǒng jiān quán ? ? 释义:既有智谋,又有勇气,二者兼备。
一.?智[zhì],汉语汉字,聪明,聪颖,智慧。形声字,字从知从日,知亦声。
二. 基本信息
1.拼音:zhì 注音:ㄓˋ
2.部首:日 部外笔画:8 总笔画:12
3.五笔8698:TDKJ
4.郑码:MAJK
5.笔顺编号:311342512511
6.四角号码:86600
7.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67A
三. 基本字义
1.聪明,智慧,见识。
比如:智力,智慧,智商,智育,,智谋,机智,理智,明智(a.考虑问题周到、严密;b.有远见),足智多谋,利令智昏。
四. 详细解释
1.形声。字从知从日,知亦声。“知”义为“说的准”、“一语中的”。“日”指“日子”、“每天”。“知”与“日”联合起来表示“每天都能一语中的”。本义:聪明一世、一生聪慧。
2.〈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同本义。
然后智生于忧患。——《荀子》引《孟子》
甚智其子。——《韩非子·说难》
不可谓智。——《墨子·公输》
智术浅短。——西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少年智则国智。——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 又如:智赛隋何,机强陆贾(二人均为汉、楚时代智囊人物。意为聪明经顶,灵活异常);智数(才智;见识)。
3.〈名词〉
(1) 智慧,智谋。
智,烛也。——《法言·脩身》
智,性也。——《韩非子·显学》
智者,心之府也。——《淮南子·俶真》
四时能变谓之智。——《管子》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贾谊《治安策》
(2) 又如:智着(智慧;知识);才智(智慧和才能);智刃(智慧之刃)。
(3) 计谋;策略。
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淮南子·览冥》。注:“智故,巧诈也。”
(4) 又如:智计(计谋;智谋);智术(指君主通晓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智量(计策,计谋);智算(谋划,计算);智虑(智谋;谋划)。
(5) 知识。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荀子》
(6) 智士,有智慧的人。
语曰:“仁不轻绝,智不轻怨。”——《战国策》
(7) 又如:智地(智士集中之地)。
(8) 春秋时晋国地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北。
(9) 姓:智姓。
4.〈动词
通“知”( zhī)。知道,认识。
狗犬不智其名也。——《墨子·经说下》
而不智也。——《墨子·号令》
得此六者而君父不智也。——《管子·法法》。王念孙云:“智与知同。”
五. 组词及造句
1、智育 ?
造句:从事脑力劳动的青年,也应该经过一段时间的体力劳动,这对于他们的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是必要的。
2、智齿 ?
造句:日本科学家上周五宣布他们已从智齿中提取到干细胞,此举为致命疾病的研究开拓出一条新路,毋须再因使用胚胎而惹起道德争议。
3、智力 ?
造句:我们都想要变强大,无论这种强大是在身体上、情感上还是在智力上,而且,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想要自我完善,赢得别人的钦佩。
4、才智
造句:至此,我想我们已经得出一个想必大家都会同意的结论:每个女孩都应尽其所能地将她们的才智发展到最高水平,展现出她们的学习潜力。
5、智慧
造句:但是说到爱情,我的理解是把我和这样或那样的生物绑在一起的欲望、情感和智慧的混合体。
“智”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1、智尽力穷[zhì jìn lì qióng]: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
2、智名勇功[zhì míng yǒng gōng]:形容人文武全才
3、智过万人[zhì guò wàn rén]:形容才智极高
4、智小言大[zhì xiǎo yán dà]:谓才智低下,说话口气却很大。
5、智小谋大[zhì xiǎo móu dà]:谓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
6、智周万物[zhì zhōu wàn wù]: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7、智穷才尽[zhì qióng cái jìn]:智能与才能已经穷尽。
8、智圆行方[zhì yuán xíng fāng]: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智开头有哪些四字成语
由智开头的成语有:
智小言大 智小谋大 智藏瘝在 智昏菽麦 智圆行方 智穷才尽 智尽能索 智勇双全 智勇兼全 智均力敌 智周万物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智字开头的 成语接龙
智小谋大 → 大快人心 → 心口如一 → 一步登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天壤之别 → 别有洞天 → 天翻地覆 → 覆地翻天→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壤之别 → 别有洞天 → 天翻地覆 → 覆亡无日 →日薄西山 → 山清水秀 → 秀水明山 → 山明水秀
智字开头成语解释
1) 智藏瘝在:指贤人隐遁,病民之臣在位。
2) 智昏菽麦:指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3) 智尽能索:索:竭尽。智慧和能力都已用尽。
4) 智均力敌:指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
5) 智穷才尽:智能与才能已经穷尽。
6) 智小谋大:指能力低下而谋划很大。
7) 智小言大:指才智低下,说话口气却很大。
8) 智勇兼全:既有智谋,又有勇气,二者兼备。
9) 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10) 智圆行方: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11) 智周万物: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包含智字的成语意思
1) 大智大勇: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2) 足智多谋: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3) 全智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4) 三智五猜: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
5) 上智下愚:智:聪明;愚:笨。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孔子认为他们都是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6) 使智使勇:使:用。用人所长,以收其功。
7) 饰智矜愚:装作有智慧而在无知者面前夸耀。
8) 大智如愚:指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9) 大智若愚: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10) 殚智竭力:殚:竭尽。用尽智慧和力量。
11) 极智穷思:竭尽才智和思虑。
12) 见智见仁: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3) 竭智尽力:用尽智慧和力量。
14) 竭智尽忠:用尽智力,竭尽忠诚。
15) 矜智负能:矜:夸耀。夸耀智慧和才能。
16) 弃智遗身:指不与人斗智争利,忘记自身的存在。
17) 利令智昏: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18) 人穷智短:穷:困厄;短:短小。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
19) 识明智审:识见明敏,智虑周详。
20) 情急智生:情况紧急时,突然想出应变的好办法。
21) 人急智生: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22) 人贫智短:指人一到无路可走的时候,思想迟钝,办法也就不多了。同“人穷智短”。
23) 才薄智浅:形容人的才智浅薄。自谦的说法。
24) 聪明智慧: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25) 聪明智能:指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26) 豪取智笼:犹言巧取豪夺。
27) 计穷智短:计:计谋;穷:尽;智:智谋;短:缺少。计策用完了,才智也不够用了。形容已经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28) 计穷智极:指计虑穷尽。见“计穷虑极”。
29) 急中生智: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30) 灰身灭智: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31) 灰身泯智: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同“灰身灭智”。
32) 聪明才智:指人的智慧和才能。
33) 聪明睿智:指聪颖明智。
34) 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35) 竭忠尽智: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
36) 矜愚饰智:装作有智慧,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
37) 绝圣弃智: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38) 挈瓶之智:挈瓶:汲水用的容量小的瓶子。比喻浅薄的知识或智谋。亦作“智类挈瓶”、“挈瓶之知”。
39) 全能全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同“全智全能”。
看了智字开头成语的人也喜欢:
1. 以智开头的成语接龙
2. 形容智慧的成语
3. 真开头的四字成语集锦
4. 关于只开头的四字成语
5. 以圣开头有哪些四字成语
智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智字开头的成语如下:
1、智勇双全 ? ?
拼音: ?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 ?简拼: ? ?zysq ?
近义词: ? ?大智大勇 ? ?反义词: ? ?有勇无谋 ?
用法: ?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解释: ? ?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
出处: ? ?元·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
例子: ? ?要讲究策略,有勇有谋,~。
2、智均力敌 ? ?
拼音: ? ?zhì jūn lì dí ? ?简拼: ? ?zjld ?
解释: ? ?谓双方的智略或势力旗鼓相当。《三国志·魏书·王朗传》:“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宣和书谱·行书二·虞世南》:“[虞世南]当时与欧阳询皆以书
3、智圆行方 ? ?
拼音: ? ?zhì yuán xíng fāng ? ?简拼: ? ?zyxf ?
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解释: ? ?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
出处: ? ?《文子·微明》:“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 ?
4、智周万物 ? ?
拼音: ? ?zhì zhōu wàn wù ? ?简拼: ? ?zzww ?
用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解释: ? ?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
出处: ? ?《周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
5、智尽能索 ? ?
拼音: ? ?zhì jìn néng suǒ ? ?简拼: ? ?zjns ?
近义词: ? ?江郎才尽
用法: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解释: ? ?索:竭尽。智能和能力都已用尽。 ?
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 ?
例子: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03回:“中国专使陆征祥等,~,不得再向和会提出抗议,申明意见。” ?
智字开头的成语 :
智勇双全、智名勇功、智藏瘝在、智过万人、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智圆行方、智昏菽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智尽能索、智周万物、智穷才尽、智小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