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铅华洗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铅华洗尽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洗尽铅华,这句话里的铅华是什么意思?

铅华的意思是古代女子用以化妆的面脂,这种面脂用白铅制作而成,所以称之为“铅华”。洗尽铅华是中国成语,其含义是将脂粉卸去,显现出本真的面容,而本真面貌则比经过粉饰的面容更加清新自然、美丽脱俗。这一成语呈现出道家的哲学思想,深层含义是在尘俗中脱颖而出,不被世俗所牵绊。道家思想强调对真理的追求,对古今人民具有多方面影响,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观。

一、古代女子使用的妆粉种类多样

古代女子拥有多种妆粉并使用不同妆粉进行化妆。“胡粉”即这一成语中提到的“铅华”是最早的两种妆粉之一,其亦被称作“铅粉”。另一种最早的妆粉为米粉。古代女子使用妆粉敷面能够取得使皮肤光洁的效果。古人对如何制作妆粉进行了记载,米粉制作起来较为简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

二、洗尽铅华包含着古人对审美的思考

洗尽铅华这一成语告诉人们什么是美,且阐释了通过伪装无法达到美的境界的道理。若想要看到真正的美就需要将掩盖在面容上的铅华洗去,方能显现真美。所以,能够呈现美的不仅是人的面容,还包括人的灵魂,只有高尚的灵魂才能让面容呈现美丽光芒。古今人民受到道家思想的启迪,对审美具有独特的思考,古人的审美不仅体现在对外表的装扮方式方面,同时体现在建筑、绘画、装饰等领域。

因审美包含多个方面,所以妆粉受到古代女子喜爱则可从艺术角度来理解。使用妆粉装扮容貌展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妆粉的种类逐渐增多,有的妆粉中加入了香料,盛装妆粉的容器也日益多样,南宋时亦有妆粉以块状出现,这些设计都使妆粉仿似精致的工艺品。

洗尽铅华是什么意思?铅华是什么?又常喻指什么?

从低俗中脱离出来,一种世俗的改变,铅,古代用于化妆,华,外边的华丽.意思是洗掉伪装世俗的外表.

铅华:古指铅粉,今喻外在的修饰,外表华丽的东西。

铅华洗尽是什么意思

铅华洗尽的意思是指从低俗中脱离出来,一种世俗的改变。

一、释义

1、铅:古代用于化妆。

2、华:外边的华丽。

二、出处

(宋)赵长卿《惜香乐府》:“洗尽铅华不著妆。”

三、用法

作宾语、定语。

四、示例

她依然是那么的美丽,虽然布满血迹,可是依然像铅华洗尽的月光仙子。

扩展资料

铅华洗尽的近义词—素面朝天:

一、释义

妇女不施脂粉,入朝觐见天子。

二、引证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虢国不施脂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

虢国夫人经常不施脂粉,炫耀自己的美丽,入朝觐见天子。

三、用法

作宾语、定语。

四、示例

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

洗尽铅华是什么意思?

洗尽铅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xǐ jìn qiān huá,指从低俗中脱离出来,一种世俗的改变。铅,古代用于化妆,华,外边的华丽。意思是洗掉伪装世俗的外表。

出自:宋代赵长卿词集《惜香乐府》“洗尽铅华不著妆。一般真色自生香”。

译文:这女子有天然之美,不需要涂脂抹粉,真实的面容反而更纯美香艳。

"洗尽铅华"表达了一种道家的哲学思想。铅,是古时候用于化妆材料;华,指外表的华丽。意思从低俗中脱离出来,一种世俗的改变。洗掉伪装世俗的外表,不施粉黛,不藏心机,具有清新脱俗、淡雅如菊的气质。

洗尽铅华不同于出淤泥而不染:

洗尽铅华,不是“出淤泥而不染”,而是先染了淤泥,终觉它的污秽,最终跳脱出来。想来这比起一开始就不知污泥为何物要更可贵些,因为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定力,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

那是阅尽了世间的人生百态,不是故作莲的清高,才不与世俗同流,而偏偏就是融入其中,你却仍能一眼发现她的不俗与出众。

是不是真的洗尽了俗世的尘埃,看透了红尘的悲哀,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般,脱胎换骨后就可飘然出尘了。我反而觉得不尽然,洗尽铅华,只是对一些事终于看透了,想开了,放手了,释怀了。以前的一切,无论恩、怨、情、愁,都只是往事如烟,之后再相遇,可以一笑泯恩仇了。

可终其一生,如何才能洗尽铅华,恐怕也只能托付给时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洗尽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