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与时偕行什么意思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出自中国的古典名著《周易·乾·文言》。意思是说,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在旁边还有些提示:意思是说这句话是对乾卦中“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一句爻辞的解释。“乾乾”就是孜孜以求的意思,“夕惕若”是说到了晚上还心怀忧惧,不敢有一点儿松懈。用自然现象的变化,来比拟说明人事,在《周易》的卦辞和爻辞中很常见。《周易·贲》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话,表现出对“天文”的重视与敬仰。天之道在于“刚健”,人类要想克服怠惰,避免祸乱,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就要像天体运行那样强劲不息,永不休止。

古往今来中外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认认真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干事创业,他们不虚晃,而求真务实,坚持到底!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鞭策,与警示!

居安思危,居危思进吧。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适于时代需要的判断和选择。

这句话出自《周易·益卦·彖传》,原文如下:

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益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四十二卦。益,表明这个卦所代表的状态对主方有益。这个卦是异卦相叠,巽为风,震为雷。风雷激荡,其势愈强,风烈则雷迅,雷激则风怒,两相助益,故曰风雷益。此卦与损卦相反,它是损上以益下,后者是损下以益上,二卦阐述的是损益的原则。

益卦《彖传》曰:“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意思是说,天施气于地,地受气而化生,正所谓“损上益下”。其施化之益,没有方向、处所的限制,可以说无所不至。因此,益之道就是: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扩展资料:

本文选自《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词语解释: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易经》

与时偕行什么意思 怎么理解与时偕行的意思

1、与时偕行,汉语成语,拼音是yǔ shí xié xíng,意思是变通趋时。

2、成语出处:《易·损》:“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3、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4、示例:中国古代“与时偕行”、“与时俱化”的观念,以取法天地四时的运行为基准,是一种四时循环论的变化观。

与时偕行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成语】: 与时偕行

【解释】: 变通趋时。

【拼音】: yǔ shí xié xíng

【出处】: 《易·损》:“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拼音代码】: ysxx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什么意思申论范文?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的意思是紧跟时代大潮 ,把握时代脉搏。申论范文思路如下: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出自《周易益卦》。益卦《彖传》曰:“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意思是世界是不断变化的,要学会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适于时代需要的判断和选择。

结合给定资料,材料引用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书记的讲话“如果我们的发展方式涛声依旧,产业结构还是那张旧船票,就永远登不上高质量发展的巨轮。可见,强调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思想,归根到底还是与高质量发展相扣的”。

在这里,考生一定要注意题目要求“结合材料”,而且是紧密结合材料,也就是说“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这句话在你参透内涵之后必须再次回到材料中去,分析材料与这句话的内在联系,结合材料给定的语境和时政,把名言和材料融会贯通,相互结合,才能写出一篇不脱离主题的文章。

通过分析这句名言和给定材料,我们可以分析出这道大题就是想让考生写一篇有关转变发展理念和方式,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与时俱进意识的文章,这与目前山东倡导新旧动能转换,提高发展质量的现状环环相扣。

终日乾乾 与时偕行是什么意思??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意思是: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出自中国的古典名著《周易·乾·文言传》,《文言传》又名《文言》,是易学名篇,为周易中《十翼》中的一篇。是专门对乾、坤两卦义理所作解释的作品。

乾坤二卦在《易经》六十四卦当中具有特殊地位,是理解《 易经 》的关键;其中,解释乾卦的称《乾文言》,解释 坤卦 的称《坤文言》。其内容是借解说卦、爻辞来提出一些观点。

扩展资料: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