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应和的意思是什么

应和”的意思: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

应和:[ yìng hè ]

引证解释:

1、反应和谐。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

2、答和;应声倡和。

管桦 《葛梅》:“应和着这女子的笑声,从附近的白杨林里,传来了布谷鸟和黄莺悠扬的鸣啭。”

3、呼应;响应。

宋 苏轼 《乞将合转一官与李直方酬奖状》:“近日 寿州 界内强贼甚多……白昼骑马於镇市中劫人。其 尹遇 等闻之,即欲商量应和,居民忧惧。”

4、应答;应对。

菡子 《致江幼农》:“我们还谈了许多细节,你那么欣慰地应和着,就像谈着你自己的事情似的。”

扩展资料:

造句

1、他随口应和着走了出来。

2、台下观众随声应和,气氛更加浓烈了。

3、我把你放在酒缸里酝酿,你发出婉转的叫声,我在一旁应和着,烘托着气氛。

4、他很没有主见,只会随声应和。

5、上市公司应和董事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公司和董事之间的权利义务。

应和是什么意思?

应和yìng hè。现今最常用的含义为应声唱和。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内心里或表面上去赞同别人的观点、看法、号召,行为、表情、语言反应。

摘自百度百科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谢谢。

应和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应声唱和。

基本解释

1、反应和谐。

2、答和,应声唱和。

3、呼应,响应。

4、应答,应对。

引证解释

菡子《致江幼农》:“我们还谈了许多细节,你那么欣慰地应和着,就像谈着你自己的事情似的。”

近义词

唱和:

指歌唱时此唱彼和。

基本解释

(1) 、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

(2) 、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引证解释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崔宗之﹞继又移官金陵,与李白相遇,诗酒唱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应和、百度百科-唱和

应和是什么意思

应和是附和的意思。

附和造句:

(1)依依对妈妈的建议随声附和,同意全家一起去郊游。

(2)我们决不要附和那些捕风捉影的事。

(3)我们说话做事要有主见,不该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4)这件事你不能矮人看戏,随声附和。

(5)会上,他没有提出新的见解,只随声附和了几句。

(6)习惯随声附和别人言论,会成为缺乏主见的人。

(7)?随声附和上级的意见,正是老王一路升官的诀窍。

(8)肉菜价格飞涨,一直不能回落,泡面价格也随声附和.

(9)请你拿出主见来!不要人云亦云,只知附和。

(10)自己很有主见,遇事从来不随声附和。

(11)我也不会像人家那样随声附和,假意关切。

(12)我们公司向来是经理发言之后,与会者无不随声附和。

(13)听别人随声附和几句,她就真的以为自己代表了真理。

应和是什么什意思

一个人在说话,另一个人在旁边应和。也就是同意附和答应的意思。一人说,一人听着,听着的这个人有可能是真同意,也有敷衍的可能。

“应和”是什么意思?

一、应和,读作yìng hè。

二、含义:现今最常用的含义为应声唱和。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内心里或表面上去赞同别人的观点、看法、号召,行为、表情、语言反应。

三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

四、造句:

1、叫喊声,嬉闹声,应和着潺潺的流水声,使得夏天的田野更加热闹了。

2、庄园的古朴典雅正应和了我们的心境。

3、鸟儿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4、他随口应和着走了出来。

5、台下观众随声应和,气氛更加浓烈了。

扩展资料:

和应是汉语词语,意思是车铃之声相应。出自《大戴礼记·保傅》。

(1)指车铃之声相应。《大戴礼记·保傅》:“升车则闻和鸾之声……在衡为鸾,在轼为和,马动而鸾鸣,鸾鸣而和应。” 王聘珍 解诂:“和、鸾,皆铃也,所以为车行节者。”参见“ 和鸾 ”。

(2)和气感应。《宋史·乐志十二》:“嘉荐报本,於以祈年。诚格和应,神娭福延。”

犹应和。相呼应。《尔雅·释乐》“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 郝懿行 义疏引 三国 魏 孙炎 云:“和应大鼓也。”

参考资料:应和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