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寻章摘句是什么意思
寻章摘句
拼 音
xún zhāng zhāi jù
解释
①指读书时搜寻、摘录一些华丽词句,不做深入研究。
②指写文章时套用、抄袭前人章法、词句,没有创造力。
③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寻章摘句的意思?
寻章摘句,成语,旧指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
现指写作时套用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或读书时只摘取漂亮词句,不做深入研究。也指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读书限于文字的推求。
寻章断句的意思?
只有“寻章摘句”,
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寻:找;章:篇章;摘:摘录。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寻章摘句是褒义还是贬义
你好!
寻章摘句,含贬义。
寻章摘句(xún zhāng zhāi jù),意思为:
1.旧指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
2.指写作时套用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或读书时只摘取漂亮词句,不做深入研究。
3.指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读书限于文字的推求。
寻:找;
章:篇章;
摘:摘录。
出自:
1.人教版九上课文《谈读书》中课下注解: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2.《三国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吴王……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近义词:
寻枝摘叶、寻行数墨、摘句寻章
反义词:精挑细选
典故
三国时,刘备出动蜀军攻打东吴,数千战船浩浩荡荡沿长江而下,其凶猛之势不可阻挡。吴主孙权忙聚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多数主张面北事曹,请魏国派兵救援。于是吴主孙权急忙派使者赵咨火速前往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救。赵咨来到魏国都城许都,叩拜了魏文帝曹丕,呈上了吴主孙权给魏文帝曹丕的亲笔书信。曹丕览过来信,感到还算满意。于是便问赵咨:“吴王颇知学乎?”赵咨回答说:“吴王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这节对话的意思是:魏文帝问赵咨:“你们吴王人怎样?他读书吗?”赵咨回答道:“我们吴主忙完军国大事,只要一有空闲,就博览群书,而且十分注重领会要义,不像那些浅尝辄止的读书人,只知道‘寻章摘句’而已。”魏文帝听罢,点头称是,于是封孙权为吴王,同时决定派兵援助吴王抵抗蜀军。“寻章摘句”这一成语,指读书时只摘记一些片言只语,而忽略整个内容体系。
希望对你有帮助。
寻章摘句的意思
意思是搜求、摘取片断辞句,指读书或写作只注意文字的推求。
读书时只注意摘录一些漂亮词句,不作深入研究。也指写作时摘引、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造句这个学生,才思敏捷,词意清新流畅,写文章时。没有丝毫的寻章摘句的痕迹。
寻章摘句意思是什么
寻章摘句释义: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拼音]
[xún
zhāng
zhāi
jù]
[出处]
《三国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吴王……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