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望洋兴叹代表什么意思?有什么来历吗?

本文目录一览:

望洋兴叹的故事和寓意是什么?

望洋兴叹的寓言故事

绵绵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黄河。水势之大,竟漫过了黄河两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被

得越来越宽阔,已经看不清对岸的牛马了。河神见状欢欣鼓舞,他自我陶醉,以为天下美景已尽收自己域。

河神洋洋得意顺流东下,到达北海。朝东望去一片汪洋,看不见边际,这使他顿时大吃一惊,一扫

自得的神情。他眺望无边的海神,不禁大发感慨:俗话说的真是好,只有见识短浅的人,才认为自己高这说的正是我这类的人啊!

一番反思,河神想到曾有人说过,即使是孔子的见闻与学识也还是有限的;伯夷的高尚品德也没能达点。那时我并不相信这样的评价。今天我看到坦荡无垠的海神如此浩瀚广博,一望无际。在事实面前我白这话讲得对。要不,我的所作所为定会被深明大义的贤者所笑话。

听完河神的一番自省,海神开口了。他说,井里的青蛙由于受自身居住环境的限制,不可以同它讲

夏天的昆虫受季节的局限,不可以同它说冬天;见识浅的人孤陋寡闻,受教育有限,不会听懂大道理。现你河神走出河流两岸,眺望大海,开阔了眼界,知道自己渺小浅薄,才能同你谈谈大道理。

世界是无限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知道少的人,往往以为自己不知道的也少;知道多人,才会懂得自己不知道的也多。自我满足是知识浅薄、眼光短浅造成的。

望洋兴叹的成语寓意

这个典故寓意深刻,意在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那种坐井观天、夜郎自

想法和做法实在要不得。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成语“望洋兴叹”有什么典故?

“望洋”为连绵形容词,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感叹其浩渺无际, 引申义为形容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 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 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成语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的《外篇·秋水》。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氵矣清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故事说:秋天的大水按着时令到了,无数支流的水都灌进了黄河。河面十分宽阔,水雾蒸腾,不论是河的两岸,还是河心的沙洲,隔岸望去,简直分不清岸上的是牛还是马。这时呀,河伯欣欣然自我陶醉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了。

河伯顺着水势向东前行,到了北海,朝东一看,只见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到这时,河伯才开始改变他那洋洋自得的神态,仰起头来对着北海神无限感叹地说:俗话说:‘有的人懂得了一点道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批评我这种人的啊。我曾经听人说过,孔子的见闻学识不算多,伯夷的德行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以前我不信这话,现在我见到了你的广阔无边,才知道这话是真的啊。我如果不到你这里来,那就糟了。我将永远被道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所耻笑了。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

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什么

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望洋兴叹:[ wàng yáng xīng tàn ]

1、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2、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译文:于是河伯才转动面目,望着海洋对海神若(若是海神的名字)感叹说。

3、示例:人类的商业活动自古就与水陆交通息息相关,但古代商人使用的商船究竟是什么样子?人们却不得而知只能望洋兴叹,只能从古籍的只言片语中去揣测。李二和《海上七千年》

4、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在句子中的应用:

1、望洋兴叹的人,永远达不到成功的彼岸。

2、看着对手过硬的专业水平,他只能是望洋兴叹。

3、树上的桃子太高了,我够不着,只能望洋兴叹。

扩展资料:

近反义词辨析

近义词:爱莫能助[ ài mò néng zhù ]

1、解释: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2、出自:《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意思:能举起唯有仲山甫,别人爱他难相助。)

3、示例:收到各处的回信,只是写些“爱莫能助”之类的抱歉话。 叶圣陶《得失》

4、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中性,表示力量不足而无法相助。

反义词:妄自尊大[ wàng zì zūn dà ]

1、解释: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2、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意思:公孙述只不过是个井底之蛙,而他却妄自尊大,您不如专意经营东方。)

3、示例:王冕接过来看,才晓得危素归降之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4、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不把别人放眼里。

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原意是什么?

望洋兴叹_成语解释

【拼音】:wàng yáng xīng tàn

【释义】: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