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切齿拊心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切齿拊心 [qiè chǐ fǔ xīn]

基本释义

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

出 处

《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求《荆轲刺秦王》里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图穷匕见,中文中“见”和“现”通用,现常比喻真相显露出来的意思。

切齿拊心

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一去不复返

语出本文。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

发上指冠

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无可奈何

语出本文。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悲歌击筑

亦作“悲歌易水”。典出本文。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

语出《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

"切齿拊心" 的解释?顺便问一下,“拊”这个字念什么?

切齿拊心

qiè

chǐ

xīn

〖解释〗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拊〈动〉

(形声。从手,付声。本义:抚摸)

同本义

拊,揗也。――《说文》。段注:“揗者,摩也。古作‘拊揗’,今作‘抚循’,古今字也。尧典曰:“击石拊石”,拊轻击重,故分言之。”。

主拊其背曰:“行矣!”――《汉书·外戚传上》

又如:拊扪(抚摸);抚式(用手按车板)

拊掌:拍手。表示惊讶,恼怒或欢喜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拊手(拍手;鼓掌);拊心(抚胸;拍胸);拊髀(拍大腿);拊床(拍床);拊背(轻拍肩背);拊嗟(拍手嗟叹);拊噪(拍手欢呼);拊翼(拍打翅膀)

通“抚”

体恤抚慰

⒈扶持,保护,养育:~养。~育。~其老弱。

⒉慰问:~恤。安~。优~。

⒊按摩,轻轻地摸:~摩。~摸。

⒋拍,击:~背。~掌欢笑。

拊fū

1.人名用字。

切齿拊心是什么意思啊

iē chǐ fǔ xīn

成语释义 咬牙捶胸。极端痛恨貌。

成语出处 《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感彩 中性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痛恨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切齿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