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人利己成语的来历(损人利己是成语)

本文目录一览:

损人利己的意思

“损人利己”的意思是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ǔnrénlìjǐ,出自《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损人利己”造句:

1、你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

2、他这个人非常奸诈,总是做损人利己的事。

3、我们不应该做损人利己的事情。

4、损人利己实在可耻。

5、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那些损人利己,不讲公共道德的行为。

《旧唐书·陆象先传》损人利己成语典故

后晋·刘 《旧唐书·陆象先传》损人利己成语典故的由来

损人利己

【释义】损害别人以有利于自己。

【出处】后晋·刘 《旧唐书·陆象先传》。

陆象先是唐朝时的官吏。武则天当皇帝时,他的父亲陆元方曾担任过宰相。唐玄宗时,陆象先任益州(今四川省)大都督府长史兼剑南道按察使。陆象先为官主张以宽仁为政,反对滥用酷刑。

有一次,司马韦抱真劝他说:“你应当适当地使用杖罚,给自己树立威名,否则,下面的人办事就会怠慢,无所惧怕。”

陆象先却说:“当官的治理政事,依靠理就可以管理得很好了,为什么要靠严酷的刑罚给自己树立威望呢?干那种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的事,决不是仁义、宽恕之道啊!”

什么叫损人利己

损人利己的意思就是某个对象为了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的利益。该词语是贬义词。

出处:《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造句示例:凡有损人利己之心的人,其结果都不妙。

成语 损人肥己 的出处?

损人肥己?

【拼音】: sǔn rén féi jǐ

【解释】: 犹损人利己。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搬斤播两,何等肚肠。”

【举例造句】: 你不能这样损人肥己。

【拼音代码】: srfj

【近义词】:?损人利己

【反义词】:?损己利物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损人利己

【英文】: benefit oneself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