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成语表示不能两全有哪些?(形容不能两全的词语)
本文目录一览:
列举形容“两者不可兼得”的成语
忠孝自古难两全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舍生取义。
1、两江 ?
造句:重庆在六月中旬主办了一场国际会议,用来为展示它的465平方英里的两江新区,试图使其成为未来的汽车制造,高科技和国防工业的中心。
解释:清初江南省和江西省合称‘两江’,康熙后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三省地区仍沿称两江。
2、两重性 ?
造句:由于上海租界兼有殖民和现代、罪恶和文明的两重性,导致了生活在上海租界的现代作家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心理充满了悖论。
解释:见〖二重性〗。
3、小两口 ?
造句:加勒比海盗4显然是一个新的三部曲的序章,布鲁姆小两口缺阵,不过有很大的可能还会露脸,当然不会再做为主要人物出现。
解释:<口>(~儿)指青年夫妇。
4、两汉 ?
造句:第七章、对以往学界所忽略的两汉社会救济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希望此研究能对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解释:西汉和东汉的合称。
5、两晋 ?
造句:第一部分,回顾两晋音乐赋的研究,将以前对音乐赋的研究分为两类,一是仅将个别音乐赋作为所有赋体作品中的名篇提及;
解释:西晋和东晋的合称。
6、两栖动物 ?
造句:中耳骨是由锤骨、砧骨和镫骨这三块独立的骨骼组成,这种结构与其他任何纲目的动物都有所不同: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都只有单个耳骨,而鱼类则没有。
解释:脊椎动物的一纲,通常没有鳞或甲,皮肤没有毛,四肢有趾,没有爪,体温随着气温的高低而改变,卵生。幼时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长大时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和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蝾螈等。
7、两厢 ?
造句:其次,从人均GDP、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三方面对“一线两厢”三区域1994-2005年间经济差异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
解释:(1)两面的厢房。(2)两旁:站立~。
8、银两 ?
造句:据悉三星将在今年春季将黑银两色的NX10产品推出上市,并可选配18-55mm镜头,不过三星并未透露有关这款机型价格方面的信息。
解释:旧时用银子为主要货币,以两为单位,因此做货币用的银子称为银两(总称)。
9、两回事 ?
造句:Eclipse和Netbeans都使用“项目”一词来描述它们组织文件和其他资源的一种主要方式,但它们所指的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解释:指彼此无关的两种事物:善意的批评跟恶意的攻击完全是~。也说两码事。
10、两口子 ?
造句: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每提到已婚的最有趣味的电影人夫妻的佳话,他总是能够立马想到查尔斯尼克和诺拉,这两口子都成了酒鬼,毫无希望了。
解释:指夫妻俩。也说两口儿。
形容两者不可兼得的成语
忠孝自古难两全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舍生取义。
关于两者不能兼顾的成语有哪些?
忠孝自古难两全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舍生取义。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①也。如使人 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 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②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③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④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⑤我与?乡(6)为身死而 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①辟:同“避”。②豆:古代盛羹汤的器具。③呼尔:轻勇地呼 喝。④蹴(Cu)尔:以脚践踏。⑤得:通“德”,这里指以我为德, 即感激的意思。⑤乡:同“向”,向来,一向,从前。
【译文】
孟子说:“鱼是我喜欢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欢吃的;如果不两样都吃,我就舍弃鱼而吃熊掌。生命是我想拥有的,正义也是我想拥有的;如果不能两样都拥有,我就舍弃生命而坚持正义。生命是我想拥有的,但是还有比生命更使我想拥有的,所以我不愿意苟且偷生;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是还有比死亡更使我厌恶的,所以我不愿意因为厌恶死亡而逃避某些祸患。如果让人想拥有的没 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只要是可以活命,什么事情于不出来呢?如 果让人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只要是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呢?但也有些人,照此做就可以拥有生命, 时照此做;照此做就可以逃避死亡的祸患,却不照此做。由此 可知,的确有比生命更使人想拥有的东西,也的确有比死亡更使 人厌恶的东西。这种心原本不只是贤人才有,而是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够保持它罢了。一篮子饭,一碗汤,吃了便可以活下 去,不吃就要饿死。如果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虽然饿着肚子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踩踏后再给人吃,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可是现在,万钟的傣禄却有人不问合乎礼义与否就接受了。万钟 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奉养以及我 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妻妾的奉养而接受了;过去宁肯死亡都不接受的,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停止的吗?这种做法叫做丧失了本性。”
【读解】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鱼与熊掌”的确是我们的生命历程中经常遇到的二难选择。
大而言之,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权势又想不做官的潇洒自由。
小而言之,想读书又想打麻将;想工作又想休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之所以难,难在舍不得,难在那不可得兼的东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也是人人所欲的。不然的话,也就没有什么可难的了。
生于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似乎已没有生与义,生命与爱情与自由的不可得兼了,这是幸事。不过,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洪流,义与利的二难选择却恒常悬在我们的面前了——
利,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什么而取什么呢?
至于孟子所说“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则是所谓“不吃嗟来之食”的问题。这有《礼记·檀弓下》的一个故事可以佐证:
齐国遭到饥荒,黔敖准备了食物在路边赈济饥民。一个人饥饿不堪地走过来了,黔敖连忙左手端饭,右手端汤冲那人喊道: ‘嗟!来食!”那人瞪着眼睛对黔敖说:“我正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尽管黔敖再三向他道歉,那人仍然坚决不吃,直到饿死。
其穷棒子精神如此! 因为——
“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这算不算是“舍生而取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