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以身作则是什么意思 以身作则的释义
1、以身作则,汉语成语,拼音是yǐ shēn zuò zé,意思是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出自巴金《家》。
2、成语故事
楚威王问莫敖子华:“从先君楚文王迄于今,有不是为了进爵加俸而为 国担忧的人吗?”莫敖子华向他列举了历史上各式各样为国担忧的人。楚威 王听后,长叹了一口气说:“这些都是古时候的人了。现在,怎么能得到这 样的人呢?” 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先君楚灵王喜欢腰细的人,楚国的士人就少 吃食物,弄得身体很虚弱,依靠着东西才能站立,扶着东西才能起来。吃饭是正常的欲望,却忍而不吃;死亡是人们憎恶的,也要就死而不躲避。我听 说,国君爱好射箭,他的臣子就学习射箭。大王只是不好贤罢了,如果大王果真好贤,这五种臣,都能够招来。”
以身作则什么意思 以身作则啥意思
1、以身作则(拼音:yǐshēnzuòzé)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路》。
2、“以身作则”指 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人做出榜样,含褒义;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
以身作则是什么意思
成语: 以身作则
发音:yǐ shēn zuò zé
解释
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作为榜样。
成语典故
出处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身作则是什么意思?
释义: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出处:《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典故:楚威王问莫敖子华:“从先君楚文王迄于今,有不是为了进爵加俸而为 国担忧的人吗?”莫敖子华向他列举了历史上各式各样为国担忧的人。楚威 王听后,长叹了一口气说:“这些都是古时候的人了。现在,怎么能得到这 样的人呢?”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一、身先士卒
释义: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多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宋书·檀道济传》:“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
译文:激励士兵;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则可以所向披靡。
二、身体力行
释义: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处:《礼记·中庸》: “力行近乎仁。”
译文:身体力行称得上仁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身作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