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受宠若惊是什么意思
受宠若惊【shòu chǒng ruò jīng】
释义:
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注释:
宠:宠爱。
出处:
《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释义:
无我的智慧;什么叫宠辱若惊呢?宠为上,辱为下,得到是惊喜.惊吓,失去也是惊喜、惊吓。什么叫贵大患若身呢?之所以有大患者,因为他有身,如果他无身,哪里来的患?所以,贵在以天下为自己的身体,人民才会寄希望于他身上。爱天下象自己的身体一样,人民才会信任他来管天下。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一、同义词:
1、大喜过望【dà xǐ guò wàng】
释义:
因结果超过原本预期的,而显得特别高兴。
出处:
《史记·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释义:
可回到住处,待遇同刘邦完全相同。所以黥布很高兴(大喜过望)。
2、 喜从天降【 xǐ cóng tiān jiàng】
释义:
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出处: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贵脚踏践地,使下官喜从天降”。
释义:
您大驾光临,这对我来说是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很高兴。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二、反义词:
1、大失所望【 dà shī suǒ wàng】
释义:
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出处:
《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释义:
秦国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2、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释义:
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注释:
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
出处:
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
释义:
一天皮肤死亡,肢体麻痹,失去知觉,两天肌肉死亡,针刺入也不觉的疼痛。
3、无动于衷【 wú dòng yú zhōng】
释义:
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注释: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释义:
他对于见或者不见,都是毫不关心,置之不理了。
受宠若惊什么意思
“受宠若惊”的意思是指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但这个“若”字的意思是什么呢?
这个“若”字比较复杂,从一般的词典中查到的解释里看不出“若”的意思。
受宠若惊:语出宋代欧阳修《辞特转吏部侍郎表》:“受宠若惊,况被非常之命;侍君无隐,敢倾至恳之诚。”
但这不是这个词的本源
这个词所本《老子》: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由于老子其人以及这本《老子》的真实性现在还没有定论。加之《老子》的版本很多,尤其是马王堆帛书《老子》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校勘材料。
对这段的解释,历代的注释说法不一,我大概摘录了一些,尽供参考:
1、从注释的角度
有人认为这个“若”是第二人称“你”的意思.
翻译为“受宠使你吃惊,受辱使你吃惊………………”
有人认为这个“若”是“好像”的意思
翻译为“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就会象受惊骇一样。”
还有人认为这个“若”是“而”的意思。在这里仅仅作一个连词。
注释者中认为“若”当“好像”讲的占绝大多数。
2、从校勘的角度。
马王堆出土的乙本中,其中的“若”字写作“而”,正和上面所举的一个注释相吻合。
综上:
“若”字当“好像”讲起来比较容易接受一些,但缺乏有力的论证。
把“若”字讲作连词“而”,虽然有出土文献的印证,但马王堆的甲本仍作“若”,而且其他各本也作“若”,因此属于孤证。
但“若”写作“而”却提供我们一个思路,即:在先秦时代,“宠辱若惊”已经作为一个整体意义被使用了,其中的“若”已经比较虚化了,因此才有了后人对此的不同的说法。
现在的词典对此都做了回避,说明目前为止没有定论。
受宠若惊是什么意思?
受宠若惊的意思: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成语出处:春秋·老子《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白话译文: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感到惊恐,重视大患,就好像重视自己的身体一样。为什么说受到宠爱或侮辱都感到惊恐呢?宠爱是卑下的,得到它会感到心惊不安,失去它也会惊恐万分。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反义词:宠辱不惊
意思为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读音为chǒng rǔ bù jīng。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人豁达的性格。
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译文:受宠受辱都不在乎,留恋本土很难作为思念。
例句:高阳《清宫外史》下册:不过他经历的大风大浪太多,虽然未到宠辱不惊,名利皆忘的境地,却已能淡然置之。
受宠若惊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受宠若惊。
【汉语拼音】shòu
chǒng
ruò
jīng
【基本解释】因为意外的得到宠爱而感到惊喜和不安。
【字词解释】宠:宠爱
【成语性质】多用于贬义词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
大喜过望
【反义词】
麻木不仁
宠辱不惊
请问成语“受宠若惊”什么意思?
【解释】: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出自】:《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省躬无有,被宠苦惊。”宋·欧阳修《辞特转吏部侍郎表》:“受宠若惊,况被非常之命,事君无隐,敢倾至恳之诚。”
【近义词】:大喜过望
【反义词】:麻木不仁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