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夏的成语

夏的成语有:

1、夏虫语冰,汉语成语,拼音是xiàchóngyǔbīng,意思是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

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释义: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

2、春去夏来,汉语成语,拼音是chūn qù xià lái,意思是春天过去,夏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陈大郎攒着两眉,埋怨婆子道:“春去夏来,如今又立过秋了。你今日也说尚早,明日也说尚早,却不知我度日如年。”

释义:春天过去,夏天到来,现在马上秋天也要过去了,你今天说还早,明天也说还早,却不知道我过一天如同过一年。

3、霜凋夏绿,汉语成语,拼音是shuāng diāo xià lǜ,意思是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撰有诗句数卷,尚未成书,霜凋夏绿,其稿不知流落何所。”

释义:写有诗句几卷,还没有成书,时光的流逝,他的手稿不知道流落哪里。

4、春风夏雨,汉语成语,拼音是chūn fēng xià yǔ,意思是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出自: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释义:我不能像春风吹拂每一个人,我不能像夏雨滋润每一个人,我来日一定很穷困。

5、冬日夏云,汉语成语,拼音是dōng rì xià yún,意思是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出自: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惟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释义:本以正自身,只有德温和,就像冬天的一天,如夏天的云。

带夏字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

带夏字的成语

夏裘冬葛

[xià qiú dōng gě ]

即“冬日之葛”、“夏日之裘”——夏天的裘衣,冬天用葛布制成的单衣。 后用来比喻世事的不断反复变化,并且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霜凋夏绿

[shuāng diāo xià lǜ]

犹言冬去春来。指时光的流逝。

冬裘夏葛

[dōng qiú xià gě]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夏阳酷暑

[xià yáng kù shǔ]

夏天的太阳,暑气逼人。

商彝夏鼎

[shāng yí xià dǐng]

夏商的青铜礼器。 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用夏变夷

[yòng xià biàn yí]

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夏五郭公

[xià wǔ guō gōng]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 比喻文字脱漏。

严霜夏零

[yán shuāng xià líng ]

零:凋零。由于受寒霜摧残,夏季的草木都凋零了。比喻无道的君王恣意暴虐。

秋行夏令

[qiū xíng xià líng]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夏雨雨人

[xià yǔ yǔ rén]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春诵夏弦

[chūn sòng xià xián]

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 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春去夏来

[chūn qù xià lái]

春天过去,夏天到来。 形容时光流逝春去夏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冬日夏云

[dōng rì xià yún]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无间冬夏

[wú jiān dōng xià]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 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三伏盛夏

[sān fú shèng xià]

指夏天最热的时候

夏树苍翠

[xià shù cāng cuì]

五冬六夏

[wǔ dōng liù xià]

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关于夏的成语大全

关于夏的成语:烈日炎炎、火伞高张、赫赫炎炎、挥汗如雨、五黄六月。

1、烈日炎炎: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2、火伞高张: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意思是(红叶)的光照耀着墙壁,山寺壁画里的鬼神都浮现出来了,它光华的明亮就像火神撑开了火伞。

3、赫赫炎炎:形容势焰炽盛。

《诗经·大雅·云汉》:“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意思是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没有办法可以止住。赤日炎炎热气腾腾,哪里还有遮荫之处。

4、挥汗如雨:形容天热出汗多。

《战国策·齐策》:“监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意思是车谷相撞,人们的肩膀相互摩擦,将农襟连起来会成为幔帐,举起袖子来会成为帐篷,挥洒汗水会成为雨水。

5、五黄六月:指农历五暀?、六月间天气炎热的时候。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七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扩展资料:

关于夏天的古诗: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