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本文目录一览:

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

大惊失色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dà jīng shī sè,形容十分慌张,吓得脸色都变了。

出自《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译文:群臣都大惊失色,没有人敢说话。

【近义词】胆战心惊、心惊肉跳、面如土色

【反义词】不动声色、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扩展资料

近义词

胆战心惊(dǎn zhàn xīn jīng),成语。战:通“颤“?发抖,哆嗦。形容非常害怕。

出自元·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译文:见到他时胆战心惊,把像你没有人的地方休眠思梦想。

反义词

不动声色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ú dòng shēng sè,意思是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神态镇静;形容轻易,不费气力。

出自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译文:垂着绅正笏,不动声色,而天下在泰山的安全措施,可以说是社稷之臣了。

大惊失色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大惊失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

详细解释

1. 【解释】: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2. 【出自】:《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3. 【示例】: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 ◎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造句:

1,黑夜中闪过的那个身影让他大惊失色。,

2,他看了这篇报道后,顿时大惊失色。

3,他听说孩子被车撞伤了,顿时大惊失色,慌忙向医院跑去。

近义词:怛然失色 ,瞠目而视, 胆战心惊, 心惊胆战

反义词:若无其事 ,满不在乎, 从容不迫, 泰然自若

成语典故

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大惊失色的意思

大惊失色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十分慌张,吓得脸色都变了。

读音:dà jīng shī sè。

出自《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译文:群臣都大惊失色,没有人敢说话。

【近义词】胆战心惊、心惊肉跳、面如土色。

【反义词】不动声色、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近义词:胆战心惊?

读音:[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自】: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十分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