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成语意思是什么意思
关于理想的四字成语
梦寐以求、志在四方、志在千里、抱负不凡、鸿鹄之志
一、梦寐以求[mèngmèiyǐqiú]
【解释】:寐:睡着。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出自】:周孔子编订《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译文】:善良美丽的姑娘,朝朝暮暮想追求
二、志在四方[zhìzàisìfāng]
【解释】: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译文】:我听说‘男儿志在四方’。你年轻没有图出现在,于是我守着妻儿坐困吗?
三、志在千里[zhìzàiqiānlǐ]
【解释】:形容志向远大。
【出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译文】:千里马伏在,但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止息。
四、抱负不凡[bàofùbùfán]
【解释】: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出自】:宋·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
【译文】:想到我哥哥有远大的志向,不见得会使用。
五、鸿鹄之志[hónghúzhīzhì]
【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唉!燕子麻雀怎么会知道天鹅的凌云壮志呢
带有理想的成语
壮志凌云壮志:宏大的志愿;凌云:直上云霄.形容理想宏伟远大.
志在四方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有志之士指有抱负有理想的人.
雄心壮志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雄心勃勃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
文修武备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天造地设造:制作;设: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唐虞之治〖解释〗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生死不渝渝:改变.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不会改变.形容对理想、信念、友谊、盟约等忠贞不移.
求志达道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解释〗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梦见周公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得其所哉所:处所,环境.找到了适合于他的地方.指得到理想的安置.
道合志同谓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