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成语词目义不容辞成语拼音yì bù róng cí成语解释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成语示例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

成语词目

义不容辞

成语拼音

yì bù róng cí

成语解释

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成语示例

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近义词

义无反顾 匹夫有责 理所当然

反义词

推三阻四

义不容辞成语接龙

义不容辞→辞赋注评→评头品足→足不出门→门户之见→见机行事→事在萧墙→墙花路柳→柳街花巷→巷尾街头→头出头没→没世不忘→忘恩负义→义断恩绝→绝世无双→双桂联芳→芳年华月→月落星沈→沈鱼落雁→雁影分飞→飞蛾赴火→火上浇油→油头滑面→面引廷争→争猫丢牛→牛角书生→生荣没哀→哀告宾服→服牛乘马→马鹿异形→形具神生→生花之笔→笔底龙蛇→蛇行鳞潜→潜形匿影→影形不离→离奇古怪→怪力乱神→神会心融→融会通浃→浃背汗流→流连忘返→返朴还真→真才实学→学疏才浅→浅斟低唱→唱筹量沙→沙里淘金→金匮石室→室怒市色→色胆迷天→天打雷劈→劈风斩浪→浪迹天下→下气怡色→色仁行违→违世绝俗→俗下文字→字里行间→间不容瞬→瞬息之间→间不容砺→砺带河山→山崩地裂→裂裳裹足→足高气强→强词夺理→理正词直→直言勿讳→讳兵畏刑→刑余之人→人头畜鸣→鸣冤叫屈→屈打成招→招蜂惹蝶→蝶恋蜂狂→狂嫖滥赌→赌誓发原→原始反终→终始若一→

义不容辞造句

帮助残疾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毕竟大家朋友一场,这样的小忙我肯定也是义不容辞的。

但当我们看到盲人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义不容辞地帮助他们。

但他还表态,面对目击者的证据,他感到义不容辞的要进行搜寻。

对此,学校、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老师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错误我们或许有义不容辞的纠正义务,但究竟几个人能够完全坦然呢?

护士对个人的护理判断和护理行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她感到立即采取行动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球社会义不容辞,现在就应行动起来。

劝他改过是我义不容辞的义务。

收集齐全的本校文献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有使用者将义不容辞地与科学界广泛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他觉得照顾那位老太太是他义不容辞的事情。

他们这么做并非想多牟利,而是出于他们义不容辞的高贵责任感。

为了阿富汗人民和我们共同的安全,这项工作我们义不容辞

为了创造他们想要生活的世界,他们对于这些目标义不容辞

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国际主义义务。

我觉得去帮忙是义不容辞的。

我相信恢复地球之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引导舆论是媒介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同的引导方式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

这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为了生存,而展开的义不容辞的斗争通常引起关注。

这样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也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种情势下,农村女性则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义不容辞的主力军。

百科解释

义不容辞成语出处

唐·岑文本(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夫显微阐幽,义不容辞。”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义不容辞”。

义不容辞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经过赤壁大战之后,一直雄踞北方打算称王称霸的曹操收拾起被刘备和孙权联合打败的残弱兵马,返回都城许昌。经过一段时期的重新休整之后,曹操又开始了他的军事行动。他先诱杀了西凉太守马腾,接着训练人马,部署兵力,准备统一中原。

刘备的军队在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士气高昂,在诸葛亮的精心指挥下,先后攻取长沙、零陵等三座郡城。然后,水陆齐头并进,直取西川。

这时,有人报告说刘备正准备夺取西川,曹操闻讯大吃一惊,连忙向谋士们征求良策。治书侍御史陈群献计说:“孙、刘已结为联盟,丞相若派兵攻取江南,孙权必然向刘备求救。而现在刘备的用意只在夺取西川,必然不会去救孙权。孙权失去刘备的支持,就会变得势单力孤,此时前去攻打,必然为我所败。等我们占领了江东后,荆州就容易夺取了。回头再去夺取西川,天下就是我们的了。”曹操认为有理,便采纳了陈群的建议,立即发兵三十万,直取江南。

孙权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召集将领们商议。孙权手下谋士张昭认为,没有刘备的支援,东吴根本无法抵御曹兵,这样形势就危险了。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与刘备关系密切的鲁肃写信给刘备,陈述利害关系,说服刘备一起抗曹。接着张昭又讲了联刘的可能性:鲁肃曾有恩于刘备,他的话刘备一定会听从;刘备是东吴的女婿,他看在亲戚的分儿上,也一定会合力抗曹的,从道义上讲他应该是义不容辞的。

孙权听从了张昭的意见,鲁肃果然说服了刘备。接着诸葛亮联络西凉马腾之子马超,用袭击曹操后方之计,逼得曹操退兵。

义不容辞成语寓意

刘备是东吴的女婿,也是蜀国的皇帝,无论是于情还是于理,联合东吴抗击曹操都是义不容辞的。在社会关系中,义不容辞是一些特定的人物或特定的事件,所必须负有的道德责任和应尽的道德义务,从而要求人们自觉地承担这种责任,履行这种义务,不推托,不回避。成语告诉人们,在对于必须负有的道德责任和应尽的道德义务时,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履行道德义务,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义不容辞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容许推辞、拒绝;常用于形容为了正义事业,敢于挺身而出,不做推辞。

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运用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八回):“子敬有恩于玄德,其言必从;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

义不容辞成语辨析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与“责无旁贷”意义相近,两者皆有不可推辞的意思;区别在于“义不容辞”侧重的是因为道义所以不允许推辞;而“责无旁贷”侧重的则是因为责任所以不允许推辞。

mfc1688.cn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