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举例的成语有哪些?(举例什么成语)

本文目录一览:

表示列举的成语

心知肚明 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 了如指掌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亦作“了若指掌” 明察秋毫 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亦作“洞察秋毫” 洞若观火 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亦作“洞如观火” 知微知彰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洞察一切 对一切观察得很清楚. 了然于胸 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心中有数 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亦作“胸中有数”

表示全的意思,并带有"举"字的词语有哪些?

1、举国上下:指全国上上下下的人。例句:在申奥成功的时刻,举国上下齐欢庆。

2、举国欢腾::全国的人共同庆祝,比喻天下人都很快乐。例句:?除夕之夜,火树银花,举国欢腾。

3、举国欢庆:全国都在庆祝。例句: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亲爱的,让我们共同珍惜这美好的时光,愿我们身边的所有人都快乐、幸福!

4、举目皆是:抬头看满眼都是。形容数量多。例句:就是因为太极弟子众多,举目皆是,这才引得门派妒忌。

5、举家:全家。近义词:合家?全家。例句:拿破仑兵临城下了,莫斯科大火,罗斯托夫举家逃离莫斯科。

6、举国一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例句: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7、一一列举:全部都列举出来。例句:叙事人一一列举19世纪不论英国还是德国怨艾不已的诗人,显见他一反常规,希望摆脱浪漫主义学派以失落为主题的倾向。

8、举国:整个国家;全国。例句:由于政治稳定,生产发展,举国海晏河清,所以人民安居乐业。

9、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例句:在万众期待之中,这个举世瞩目的时刻终于到了。

10、举国若狂: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例句: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的消息传来,举国若狂,欢声雷动。

例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例的成语有很多。比如:例行公事,史无前例,有例可援,举例发凡,下不为例

一:例行公事[ lì xíng gōng shì ]

详细解释

1. 【解释】: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2. 【出自】: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3. 【示例】:回来等我把那些~办毕了,还有几句要紧的话同你商量呢。 ◎清·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四回

二:史无前例[ shǐ wú qián lì ]

详细解释

1. 【解释】: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

2. 【出自】: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二:“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门垂翅竟何因?百年记注无前例,万事枢机有要津。”

3. 【示例】:现在的贫富悬殊是~;现在的享用娱乐也是~的。 ◎朱自清《论且顾眼前》

三:有例可援[ yǒu lì kě yuán ]

详细解释

1. 【解释】:有成例可以援引。

2. 【出自】:清·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书》:“惟生传则自古有之,如韩昌黎之于何蕃,司马温公子之于范镇,有例可援。”

3. 【示例】:只要是~的事情,都可以答应。 ◎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

四:举例发凡[ jǔ lì fā fán ]

详细解释

1. 【解释】:发凡:揭示全书的通例。指分类举例,说明全书的体例。

2. 【出自】: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3. 【示例】:按《春秋》经传,~。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五:下不为例[ xià bù wéi lì ]

详细解释

1. 【解释】:下次不可以再这样做。表示只通融这一次。

2. 【出自】:清·张春帆《宦海》第十八回:“既然如此,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如何?”

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分句;用于违规等。

表示例子很多的成语

【数不胜数】: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不胜枚举】:胜:尽;枚:个。无法一个一个全部列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举不胜举】:举:列举;不胜:不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很多。

1.不计其数----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2.不可胜数----胜:尽;计:核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3.不知凡几----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4.数不胜数----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5.数见不鲜----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6.屡见不鲜----屡:多次;鲜:新鲜,新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7.多如牛毛----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8.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引申为处处,到处;皆:全部。形容到处都是,很多

9.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为数众多,很容易得到

10.恒河沙数----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11.斗量车载----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12.车载船装----形容数量很多。

13.车击舟连----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

14.连车平斗----形容冗员很多

15.难更仆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16.形形色色----指各式各样,种类繁多。

17.足足有余----形容充足、宽裕,支用不完。

18.多多益善----益:更加。越多越好。

19.接踵而来----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20.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1.纷纷攘攘----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众多且杂乱。形容人群杂乱。

22.千汇万状----种类纷繁,形态多样。

23无千无万----谓不计其数;极多。

24.成千论万----犹言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25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26.逾千越万----指数字超过千或万。极言其多。

27.千千万万----形容数量极多。

28.千条万缕----形容条缕繁多。

29.各色各样----犹言各式各样。

30.色色俱全----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很齐全。

以下是一些形容少的成语,以及和数量有关的成语:

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2.寥寥无几----寥:稀少,很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3.寥寥可数----寥:稀少;数:计数。形容数量很少容易数得出来

4.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5.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6.不足齿数----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7.所剩无几----剩:余留下来的。剩下的没有多少了。

8.铢两分寸----指极少的数量。

9.量小力微----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10.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11.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12.粥少僧多----比喻东西少而人多,不够分配。

13.多许少与----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14.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15.分毫析厘----毫、厘: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析:剖析。分析一毫一厘。形容分析细微。

16.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细小。

17.积少成多----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小变多

18.聚少成多----聚:集合,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19.聚沙成塔----把细沙堆积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

20.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1.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22.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

23.有增无损----损:损害,减少。仍在增加,不见减少。指事物向着某个方面不断深化。

24.有增无已----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

25.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26.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27.一百二十行----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28.板板六十四----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

29.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30.三拳不敌四手----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31.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32.二者必取其一----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33.七次量衣一次裁----比喻事先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十分充足。

34.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指不管闲事,事情越少越好。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5.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36.绝无仅有----极其少有。形容非常少有。

形容“举的例子很多”的成语有哪些?

1、不胜枚举[ bù shèng méi jǔ ]

【解释】: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出自】: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似此等语,不可枚举。”

2、举不胜举[ jǔ bù shèng jǔ ]

【解释】: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出自】: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3、星罗棋布[ xīng luó qí bù ]

【解释】:罗:罗列;布:分布。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出自】:汉·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4、不可胜数[ bù kě shèng shǔ ]

【解释】: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出自】:《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5、不可胜道[ bù kě shèng dào ]

【解释】:无法尽说。极言其多。

【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