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神话成语有哪些?(表示神话成语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神话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至少21个)

神话成语有:天衣无缝、火眼金睛、八仙过海、牛郎织女、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叶公好龙、开天辟地、井底之蛙、点石成金、补天浴日、水漫金山、气吞山河、天女散花、海市蜃楼、南柯一梦、大禹治水、巫山云雨、含沙射影。

1、天衣无缝?[ tiān yī wú fèng ] 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织女)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后喻指事物(多系文艺作品)浑成自然,细致完美,无破绽缺漏可寻。

出处:五代·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谓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翻译:(郭翰)缓缓地看了看她的衣服,都没有用线缝。郭翰问她为什么,织女说:“天衣本来就不是用针线织的。

2、火眼金睛[ huǒ yǎn jīn jīng ] 《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3、八仙过海?[ bā xiān guò hǎi ] 谚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出处: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翻译:我们这八个人各有神通,才能显得这地方法力高强,让名声远播,大家都知道。

4、牛郎织女?[ niú láng zhī nǚ ] 神话中人物。织女是天帝的孙女,与牛郎结合后,不再给天帝织云锦,天帝用天河将他们隔开,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会时喜鹊在银河上给他们搭桥,称为鹊桥。现多用“牛郎织女”比喻长期分居两地的夫妻。

出处:汉·佚名《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翻译::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5、精卫填海?[ jīng wèi tián hǎi ] 古代神话。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变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想把东海填平。旧时用以比喻有深仇大恨,积极设法报复。后用以比喻不畏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出处: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翻译: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关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神话故事的成语: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八仙过海。

一、夸父逐日

【解释】: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自】:战国列子《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 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夸父自不量力,打算要追赶太阳。他追到太阳降落的隅谷的时候,感到口渴要喝水,于是他就赶往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又准备到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有赶到大湖,他就因为口渴死去了。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形容自不量力

【近义词】自不量力、夸父追日

二、精卫填海

【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自】:战国作者不详《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淹没无法回归(回家),于是化为精卫,时不时衔西山的木、石,来堵塞东海。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近义词】矢志不移、移山倒海、愚公移山、坚韧不拔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头无尾

三、女娲补天

【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于是女娲用五色石来填补苍天。

【示例】:传说雨花石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

【近义词】炼石补天

四、牛郎织女

【解释】: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出自】:两汉:佚名《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分句、宾语;含贬义

五、八仙过海

【解释】: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出自】: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示例】: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 吧! 老舍《茶馆》第一幕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各人使出自己的本事

【近义词】各显其能、大显神通、各显神通、八仙过海

有关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有关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很多,比如清都紫微、天女散花、亡羊补牢、补天浴日、开天辟地、画龙点睛、南柯一梦、杜鹃啼血、女娲补天、叶公好龙、浴日补天、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点石成金、擎天玉柱、刻舟求剑等。

成语解析:

一、守株待兔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二、女娲补天

【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白话文:“于是女娲炼五色石用来补天。”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

三、叶公好龙

【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

四、亡羊补牢

【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白话文:见到兔子回头叫狗去追,这不算晚;羊被偷走赶紧加固羊圈,也还不迟。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五、刻舟求剑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白话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契那船说:‘这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的。船已经走了,而剑不走,这样寻找宝剑,这不是糊涂吗?”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守株待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女娲补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公好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亡羊补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刻舟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