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和“教养”的区别是什么?
两者含义不同,形成的方式不同。
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修养,指人的综合素质;道家的修炼养性等。语出唐吕岩《忆江南》词:“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是修行后的表象,修行是对内心思想和行为的改造,通过修行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修为是修行的程度,而修养只是表象。
修养与教养有什么区别?
修养与教养有什么区别:两者含义不同,形成的方式不同。
1,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
2,修养指人的综合素质;道家的修炼养性等。
词语详解:
修养:[xiūyǎng]
引证解释:
1.指道家的修炼养性。
唐吕岩《忆江南》词:“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
2.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或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古代儒家多指按照其学说的要求培养完善的人格,使言行合乎规矩。
《近思录·为学》引宋程颐:“修养之所以引年……皆工夫到这里,则有此应。”
3.指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
丁玲《韦护》第二章:“不过他不愿将这些他得意的成绩拿去发表,因为只能给一伙没有修养的人作嘲讽的谈资的。”
4.指思想、理论、知识、艺术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三:“再加一点文化知识,和更多的政治修养,他能成为一个好区委书记。”
5.学习,仿效。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权利篇》:“胥一国之人,皆以忍耐谦让为美德,争相模效修养之,日无暇刻,岂不痛哉!”
6.休息调养。
元曾瑞《哨遍·村居》套曲:“除去浮花,修养残躯,安排暮景。”
教养:[jiàoyǎng]
引证解释:
1.教育培养。
《东观汉记·马融传》:“马融才高博洽,为通儒,教养诸生,常有数千。”
2.指文化品德的修养。
巴人《点滴集·论人情》:“我碰到过一些长期参加革命战争的老战士,很有文化教养的。”
拓展资料:
修养造句:
1、粗鲁、蛮横,一看这个人就没修养。
2、我们应该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3、工作态度粗暴,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4、不加强艺术修养,不深人体验生活,创作水平就会每况愈下。
5、他的修养真到家,无论处理什么事总是从容不迫。
教养造句:
1、她独自一人肩负起照顾老人、教养孩子的重担。
2、父母亲的教养之恩,刻骨铭心,我永志不忘。
3、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4、见微知著,小小的言行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与修为。
5、经过三年劳动教养,他大有今是昨非之感。
教养的近意词 有哪些
教养——1.教育培养。2.指文化品德的修养。
修养——完善的人格的培养和修炼。
素养——1.修养。2.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
涵养——1.滋润养育;培养。2.修身养性。3.道德、学问等方面的修养。教养的近义词就是修养之类的。你好!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教养的意思
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