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敬请指出的成语有哪些?(敬请是什么词)
本文目录一览:
表达请求的词语有哪些
求亲告友、乞哀告怜、将伯之助、不情之请、求三拜四。
一、求亲告友
白话释义:请求亲友救济。
朝代:近代
作者:李纳
出处:《姑母》:“姑母不爱求亲告友,不爱向人诉苦。”
二、乞哀告怜
白话释义:乞求别人哀怜和帮助。
朝代:近代
作者:毛泽东
出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三、将伯之助
白话释义:将:请求;伯:长者。请求长者帮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朝代:周
作者:多人所作
出处:《诗经·小雅·正月》:“将伯助予。”
翻译:请求长者帮助。
四、不情之请
白话释义: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朝代:清
作者:纪昀
出处:《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不情之请,惟君图之。”
五、求三拜四
白话释义:形容到处请求人家帮忙。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处:《红楼梦》第一百回:“花了银钱不算,自己还求三拜四的谋干。”
描写“敬辞,访问”的成语有哪些?
高名上姓【gāo míng shàng xìng】
高:敬辞。询问人姓名的客气用语。
高足弟子【gāo zú dì zǐ】
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阖第光临【hé dì guāng lín】
阖第:全家;光临:对客人来临的敬辞。旧时用于邀请别人全家参加宴会或喜庆仪式的客套话。出自鲁迅《狗·猫·鼠》:“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句子。”
惠然肯来【huì rán kěn lái】
惠:赐,敬辞。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出自《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贵手高抬【guì shǒu gāo tái】
贵:敬辞。向人乞求原谅的话。出自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望乞公子贵手高抬,开一线之恩,饶他们去罢。”
表示希望多提宝贵意见的成语或古语有哪些?
1、广开言路[ guǎng kāi yán lù ]: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出处:《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例句:学生关心国事,谁都知道是进步现象,而促进民主政治,首先必须广开言路,发扬民意。
2、集思广益[ jí sī guǎng yì ]:集,集中;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例句:这需要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3、群策群力 [ qún cè qún lì ]: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出处:宋·陈元晋《渔墅类稿》:“寔赖同心同德之臣;亟合群策群力之助。”
例句:这次知识竞赛之所以取得第一名,是全班同学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的结果。
4、兼听则明[ jiān tīng zé míng ]: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敬请斧正 成语
成语解释:指请别人修改文章的谦词。
读音:jìng qǐng fǔ zhèng
出处:苏曼殊 《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
白话释义:自己的诗词还请修改,非常的感激。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楚国的京城郢都有一个人在自己的鼻尖上抹了一点像苍蝇翅膀大小的一块白粉,让一个叫石的匠人用斧头把它砍下来。匠石抡起带着呼呼风声的斧头砍下去。结果白粉完全除掉了,而鼻子却一点儿也没有受伤。
郢人不仅脸色未变,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宋元君听说这事后,让匠石给自己再表演一次。匠石回答说:“我确实曾经砍过,但是能够让我施展技术的那个人如今已经死去很久了。”
后来人们根据《庄子》的这个故事,引申出「斧正」一词,意思是请别人像故事中的石匠抡起斧头削白泥那样,来帮助自己削删文章。 引申出后人在请人修改作品时,往往说请“斧正”,或“郢正”、“郢削”、“斧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