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谁能谈谈对“有为才有位”的理解

“有为才有位。”常听到有些领导用这句话开导其下属。其意思是说,你有作为,你才能有职位;你无作为,职位就与你无缘了。

首先应该肯定,“有为才有位”的提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有利于引导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争做有所作为的强者。并且,若真的付诸于实施,那对于人才量才而用,使之人尽其才,才尽其力,也不是没有益处的。然而,如果用这句话教育人们正确对待“作为”与“职位”的关系,不追求名利地位,任劳任怨,甘于奉献,那就未必妥当了。

事实上,在有些地方和部门,有为者并非都有位,而无甚作为者占据重要位子的倒是不乏其例。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之一,恐怕与这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营造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机制不无关系。有些领导,对敢想敢说敢做敢为的刚正不阿者并不十分青睐,而对善于阿谀奉迎,投其所好的平庸者倒是颇为欣赏。真正德才兼备者,往往有功不张扬,有过不掩饰,无心争名夺利谋官位,倒是德才卑微的无为者,好弄虚作假,文过饰非,把自己伪装成有功之臣,这就容易造成有为者与无为者一时让人难以分辨清楚的假象。即使心公眼慧的领导者,对“有为者”与“无为者”的识别也不敢说就一定不发生视角差。若不营造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机制,只是声张“有为才有位”,那无异于在向世人许诺了一句空话。

人才的“有为”与“无为”、“有位”与“无位”,都是相对而言的。一个人在某岗位干得得心应手,到另一岗位未必就能左右逢源。同样,一个人在此岗位无所作为,到彼岗位也不见得不能干得红红火火。人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适用即人才,善用即有为。可是,适才对路的“为”与“位”,又很难是恰倒好处付诸实施的。即使你真的是从事某一项工作的行家里手,也还要受到编制和职位数量的限制。何况,你“有为”,别人也不见得就“无为”,甚至还有比你更“有为”的哩!“有为才有位”,“有为就有位”,谁能把话说得那么绝呢?

其实,不论特长与否,能力大小,只要肯于努力,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这里指的当然不是官位)。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其实也是一种职业,一种岗位。谁可说他们压根儿就不可能“有为”呢?下岗职工也不例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也可以找准自己的位置,有所作为的。

“有为才有位”的观点,主要强调的恐怕不是一般的职业和岗位,而是一种“官本位”。持有“官本位”思想的人,必然把无权力无官位的职业岗位视为“无位”。其实,有些不擅长于从政却善于搞学术研究的人才,即使很有造诣,很有作为,也不见得非让他们离开专业技术岗位,去占据一个并不适合于他的所谓“官位”!

转自:a href=''育路人力资源/a

为什么“有为才有位”,帮忙想一下分论点

有为是要有所作为。有位是被人认可。

这两个是因果关系,很好理解。不管你胸怀壮志也好,满腹才华也好,只有展示出来,才有机会得到别人的认可。有为可以从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入手,阐述做有意义,有价值,符合集体利益取向的事。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得到众人的认可,众望所谓,自然会有位。有了位,就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有更大的作为。辩证关系,分析一下,不难写。凡是小人物经过打拼走上上层舞台的文艺影视作品都可以引用。

无位不可无为 有位更应有为 无为就会无位 有为才能有位 什么含义

没有地位不应该无所作为,有了地位更应该多多作为,没有作为就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位置,有所作为才能有自己的地位。反正就是强调人要有所作为,不能虚度一生。

有为才有为 (拼音)

有为wei(第四声)才有为wei(第二声0

意思是只有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行为,有所努力。

辩论赛 我方辩题 有位才有为 求三辨问题 犀利的 急啊!!!!!!!!!

一辩立论: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观点是:有为才有位。首先,我们要对辨题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什么是“有为”?“有为”泛指人为。一般是用来形容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丰富知识的人努力进取,发挥自身的才能,达到有所作为的结果。而“有位”则是指有地位,这种地位,可以是政治法律地位,还可以是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也可以是在人民心中的地位,等等。这种位决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普遍存在的社会角色,这样我们来讨论有位与无位才有意义。

孔子和司马迁能够享誉千年,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占有一席之地,正是因为他们编辑了春秋,史记等不朽之作,表现了极大的作为。王选,袁隆平不仅大有作为,而且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那是众望所归,名副其实。

那么,为什么有为才有位呢?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

第一,从理论层面来说:“有为”与“有位”并不矛盾。这是指从“有为”这样一个起点出发,达到“有位”,再在这样的位置上做出一定的作为,从而取得更高层次的“位”,这是一个循环上升,量变质变的发展过程。但是“有为”却是这一系列过程的最初起点,起码前提,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为”,任何的“位”都无从谈起。所以“有为”是“有位”的先决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第二,从现实层面来说:当今社会,白手起家而创有一番业绩的大有人在,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也为数不少。同时,使有为者有位,不仅是公正公平的需要,更是我们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符合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符合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得人心,合民意。

第三,从对社会的意义来说:有为才有位,有利于人才量才使用,人尽其才、人尽其力,是良性的人才任用机制。同时它也是一种健康的舆论导向:有利于引导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努力进取,争作有所作为的强者。

综上所述,“有位”是外在因素,而“有为”才是本质,“有为”才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

既然文明的滚滚车轮已经将我们载到这个民主、平等的高度上,对于那些虽然没有地位,却用自己双手打拼出一番作为的人,将最终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对于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和滥竽充数者,他们即便有位也不会长久,终将被历史所淘汰,昙花一现的位不是真正的位啊。其实,有位无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迈出“为”这第一步。要以“有为”争取“有位”。如果一味的埋怨等待,那就会离“位”越来越远。正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最后我真诚的希望大家记住这样一句话:无位者可成其为,有为者终得其位!

二辩补充:

由于当今社会存在的欺骗和不公平等因素,可能单纯的分辩有为与有位的关系有点困难。但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如今就有三块这样的石头,来拨开反方辩友头上的层层迷雾:

第一块石头来自真实而客观的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猴群之中没有哪个“幸运儿子”天生就是猴王的吧?大凡王者,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厮杀和搏斗脱颖而出的英雄。“爱拼才会赢”生来就被注入了他们的骨髓,只有奋力拼搏,才会最终成为衣食无忧、妻妾成群的尊尊王者啊。

第二块石头来自人类社会梦寐之初。我们的老祖宗北京猿人那时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然不存在“位”的概念,他们是在一种完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劳动的。由于长期的劳动合作并渐渐熟悉,后来才出现了能者与弱者,智者与庸者的区别,才最终出现酋长和部落头领这样的“职位”。“先有为才有位”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给我们最朴素的证明啊。

第三块石头来自人类社会之中一个最纯洁的群体:科学界。抛除学术腐败的因素。凡是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哪个不是通过自己辛苦的努力和钻研而获得业界的认可的?生命学院的刘耀光学者,还有贵院的庞雄飞院士,哪个没有过硬的学术成果,没有作为他们能走上这样倍受尊敬的位置吗?即便给我们这样的位置,我们就会有他们那样的成绩吗?

综上所述,从自然界、原始社会和人类社会之中最纯洁的科学界,都给了我们这样同一个答案:有为才有位啊。

反方观点总结(共15个方面)

1,“位”定义

位置、坐标系中的位置。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定位的问题,而没有坐标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人生来就有自己的位了,没有“是个人”这个位,还谈什么为啊?

(辩友将“位”看成是普遍的社会角色,那么不是所有人都有位了吗?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有它的位啊!既然任何人都有了位,我们今天来谈:有位无位又有何意义了呢?)

(望文生意:那么位是不是还可以理解成:学位、席位、床位、品味呢?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有为”,定义为“有可能有所作为”或者“有任何作为” 呢?)

来看看“为、位”在字典中的解释吧……(对方辩友啊!在《高级汉语词典》中“位”有15种解释,“为”作为动词就有多达16个意思,将“为”与“位”放到适当的语境中才能准确理解。不是什么时候查字典都能解决问题的哦!

其中“为”还有“母猴”和“演奏”的意思,难道对方辩友还要和我们辩论,有位才有母猴,有位才能演奏吗?而不是反方的那样教条本本啊! )

2,大学生就业问题:先有位才有为。(面试的作用不正是看这个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作为吗?一张等级证书、一次考试中名列前茅、丰富的实习经历,这些不是作为又是什么?)

~我们说看一个人有没有为不是看长相看身材就能看出来的(不同于伯乐相马),要证明他有能力,就一定要有相应的作为。

~并非只有成名成家或作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证明有作为,它不一定具有“发现相对论”的科学意义,也不一定具有“解放全中国”的历史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说是否有为也是要看实践,看你做了什么啊!

~如何理解“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有经验者优先”?它是要求为先还是要求位先?

3,相比无位来说,有位则能做出更大的贡献,更有作为;“位”是一种动力、压力,有了位后,往往会努力工作、学习,而更有作为。(对方显然是在说,有位后可能会更有为,这点我方并不否认啊。但很显然对方辩友是偏题了,但并不能证明有位才有为啊!)

4,“时事造英雄” 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 ——列宁。(请对方辩友不要误导听众了,“位”可以理解成:职位、岗位、官位,什么时候又被对方辩友泛化成“时世”了?我想对方辩友是不是还想把整个宇宙也定义成“位”啊?)

~如果说“时世”是一个位在那摆着,为什么那么多人没机会而只有英雄的把握住了呢,不正是因为他们有作为吗?

5,现实来看,社会尚未营造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机制不健全:

(1)有为的人受排挤,也往往不会得到重用。无为者占据重要位子的倒是不乏其例。

(2)还会受到编制和职位数量的限制,何况别人还有比你更有为的。

在尚未营造出良好环境和机制的时候,只是声张“有为才有位”,那无异于在向世人许诺了一句空话。(能因一个领导贪污你能说整个社会都腐败吗?我们说大环境是好的嘛!“有为才有位”是可以依托的,绝非空话啊!)

~再者社会是向着公平、公正、公开发展的,用人机制将会更健全,我们相信有为者无位的个例将会越来越少,你终会发现:“使有为者有位”原来世界可以变得更美的

现实社会要看上级脸色办事,“孙悟空在如来佛祖手掌心中能翻几个筋斗?”( 不管孙悟空能在如来手里翻几个跟头,他是因降妖除魔,三打白骨精才当上的齐天大圣,如果他只作放马看园这样的小事,他也只能做个弼马温啊。这不正好“证明了有为才有位”吗?)

6,正方的逆否命题:“无为一定无位”不成立!如遗产继承、买官要官、庸官昏官……(无为者即便有位也不会长久,也不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同理,我想请问你们的逆否定理是:无位一定无为,请问它成立吗?无位者做出大成绩的人仍大有人在啊!)

7,“不在其位不某其政”,“无位而为”是越权。如果胡乱越位执行,小了说会使得合作的效率减低;执行法律未被授予的行为,大了说就是违法行为。(法律未授予的事我们当然不会做。我们要做的是能做、该做的事,是对人民有益的事。只有这样才会获得应有的地位啊。那些“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人终究会被历史淘汰啊!难道不是吗?对方辩友)

“老母猪赶火车——精神可嘉” (对方就是母猪待在猪圈里,只有坐以待毙了!我们毕竟有追求有目标啊!对方如果不是以“有为”争取“有位”,而只是一味地埋怨,那就会离“有位”越来越远.)

8,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讲,先有相应作为才去为这个作为配备职位,会使得大量人才流失和浪费。(对方辩友不要再误导观众了,“有为才有位”对于人才能 量才使用,使之 人尽其才、人尽其力。相反:有位才有为,无位者占据大量的岗位,有为者望洋兴叹,这难道不是对岗位和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吗?)

9,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支点是“有位”,而将地球撬起来则是“有为”。(是呀,如果给你一个支点,如果不给你这个支点呢?你还不是要去努力作为自己去争取这样的支点吗?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啊!)

10,有人自认为有为,却得不到他人认可;有人确实无为,却被别人看成有为。有为与无为没有明确的标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现在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作为是有很多标准可循的啊:如等级划分、绩效评价、业绩政绩,这些不是标准吗?

~有为无为,不是某些人某个领导说说就算的啊。不公平的例子的确有,但我们说大环境是好的嘛!

~连有为与无为的标准都不知道,对方辩友今天是不是来告诉我们:只要有位,有为无为你都不管了?反正你都不知道。)

11,反方将位理解成人生定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只有找到了、认清了自己的位置才能有的放矢、有所作为!而非正方所提倡的:将“位”作为自己的目标,盲目的行动而失去方向和意义。(定义错误,如果这样正方的辩题不是要改成:有为才有人生定位,没为就没人生定位吗?这样一来不是剥夺人身自由吗!!这样的辩论正反方没有交火点,毫无意义!)

12,事例:

·詹天佑:“官不可作,又不可无。没有朝廷给予你的一个官职,就没有地位,没有人把重要的事给你做。” (有了朝廷给你的位,你就一定有作为吗?没有位就一定没作为吗?朝廷没有给洪秀全位,他还不是通过自己作为而成就了太平天国嘛!)那么请问,詹是先有为还是先有位呢?(当然是先有为了,我想朝廷任命他肯是有根据的,比如他的优秀的留学经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否则朝廷为什么不任命比如:伟小宝修铁路呢,他不是更有地位吗? )

·诸葛亮才能出众,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并委以重任和高位,恐怕也难大有作为吧。古今中外,空有一身能耐而无法施展的例子不胜枚举。

·毛遂自荐的故事:久而未处囊中矣、锋芒毕露,这个“囊”指的就是位。

·若没有皇太极建立统一政权,爱新觉罗炫烨怎能把封建社会推向顶峰,开启康乾盛世的新纪元呢?

·邓小平文革时被弃用,林肯原来做律师,后来坐上了要位才有了很大的作为。

13, “有为”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位”:从“有为才能有位”观念所反映的逻辑结构来看,“有位”是“有为”的目的,“有为”是“有位”的手段或者途径。两者之间隐藏着显而易见的“交换”关系,即用“有为”来交换“有位”。(混淆视听、曲解辩题。我们什么时候说有为是为了有位了?如果说我们是为了“有位”,那么对方呢?对方把“有位”放在了第一位,你们不是为了“有位”不更要不择手段?)

14,为了表现“有为”的行动,必然具有明显的“表演”性质,即是为了做给领导和人们“看”的。追求表面化的“有为”与功利化的“有位”的过程。

15,人员机构设置的原则到底是“因人设事”,还是“因事设人”?如果是“因人设事”(即有为才有位)那显然是有背工作基本原则的,是荒唐的做法。

问题:

1,请问毛主席的地位是怎样获得的?主席本是农民出身,他是通过自己的作为才获得崇高地位的。如果只给他主席的这样的位置,他还会有今天这样崇高的地位吗?

2,(谈到就业问题)为什么“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有经验者优先”?这不是把有为放在第一位吗?

主要抓住反方以下三个漏洞,反复轰击:

一、关于逆反命题的提问:

◎如果真命题为真,那么逆否命题也为真。反方的逆否命题是: “无位一定无为”为真吗?(第一次问)

◎如果说:有位才有为,那“无位一定无为”吗?(第二次提问)

◎无位者究竟是不是无为:白手起家者(如比尔盖茨、洛克菲勒)不都是从零做起,很有作为吗?(第三次提问)

◎难道“无位者就不能有为”吗?(第四次提问)

无位而大有作为者(司马迁)不比比皆是吗?

关于逆否命题的事例:

1,马克思没有政治地位、生活潦倒,仍然写出资本论、提出共产主义;

2,司马迁不过一阶下囚,却在狱中写出了《史记》这样不朽的名篇;

3,爱因斯坦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专利局职员,但却提出了相对论这样伟大的理论;

4,孟德尔不过一个教士,但他发现了遗传学的重要定律,在科学界拥有崇高的地位

4,流氓皇帝朱元璋,出身卑微,不还是努力作为当上了皇帝吗?

5,还有那些博学之人,比如毛泽东他虽然是主席,但他在文学等创作上也大有作为,这不是因为他主席的职位而获得的啊,而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啊!

二,关于积极的人生观问题提问:

◎对方辩友一味谈现实,但如果现实没有给你位置、地位,你是消极抱怨、坐以待毙,还是脚踏实地、认真作为呢?(第一次提问)

◎是呀,给我了这个职位固然好,但如果现实没有给我这样的职位呢?你是消极等待,还是积极作为呢?(第三次提问)

◎如果每个人都等待位送上门来,而不去努力争取,不去作为,这样的世界还会有发展吗?在没有位的时候,你到底是观望等待呢,还是积极作为呢?(对方辩友为什么迟迟不能回答啊!)

三,关于良性的用人机制的提问:

◎“有为才有位”利于人才的量才使用,使人尽其材、人尽其力,是良性的人才任用机制。而“有位才有为”,很多有为者不被重用,而无为者却占据的大量的岗位,这难道不是对岗位和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吗?

◎既然职位那么重要,使有为者有位才是合理的用人机制啊!这叫量才使用。如果有为者无位,反而无为者占据大量职位,这不是对岗位和人才的浪费吗?(第二次提问)

◎再次请问对方辩友:“有位之后才有为”是不是对岗位和人才的浪费?如果能“有为才有位”量才使用的话,我想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滥竽充数者 了吧?(第三次提问)

有为才能有位,有为才能有威是什么意思?

有为才能有位,“有为”就是有所作为或者是有真才实学,“位”可以理解成地位,或者岗位,如做岗位意,可以用到公司人力资源分配上,使才能,绩效,与岗位职位挂钩。

有为才能有威,也就是说真才实学,真有作为才能树立真正的权威,使人信服,可以运用到领导者需具备的素质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