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不言而喻”是什么意思?

不言而喻的意思是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言即说明;喻表示了解,明白的意思。不言而喻用以形容显而易见的道理或者现象,指不用人特别说明即可看出。偏正式结构,用作谓语、宾语、定语,造句参考:人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不言而喻的读音为bù yán ér yù,是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宋代苏轼也曾提及《却鼠刀铭》:“呜呼嗟夫,吾苟有之,不言而谕,是亦何劳。”

扩展资料

与不言而喻语义相近的近义词有:

①显而易见,读音xiǎn ér yì jiàn,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②不言而明,读音?bù yán zì míng,指不用表述就能知道这个动作、语句、文章的意思,浅显易懂。

③一目了然,读音yī mù liǎo rán,意思是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④可想而知,读音kě xiǎng ér zhī,意思是可以根据推想而知道。

⑤了然于目,读音?liǎo rán yú?mù,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形容教育的成语

1、屡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2、玉琢成器:琢:雕。玉石只有经过雕琢,才能成器物。比喻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有成就。

3、春风中坐:像置身于春风中一样。比喻良师的教诲。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

4、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5、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6、易子而教: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7、讽一劝百: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8、嘉言善状: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同“嘉言善行”。

9、循循诱人:犹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

10、不可教训: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11、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12、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3、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形容母教贤明。

14、换骨脱胎: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15、嘉言懿行:嘉、懿: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16、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7、比屋可封: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18、刑期无刑: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19、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20、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21、懿言嘉行:懿:美好;嘉: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22、脱骨换胎:道教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23、曾子杀彘:彘:猪。曾子杀猪。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

24、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25、生聚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26、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27、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28、化及冥顽:冥顽:愚昧。教化普及到愚昧无知的人,使他们受到教育。形容教化普及,世风良好。

29、相夫教子:相:辅佐,扶助。辅佐丈夫,教育孩子。

30、以法为教: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31、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32、渐仁摩义:渐:浸润;摩:磨砺。用仁义感化教育百姓。

33、神道设教: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34、乐育人材:育:培育。喜欢培育人材。用以赞颂学校或教育工作者。

35、东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36、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37、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38、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39、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40、不言之化: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41、夏雨雨人: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42、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43、化民成俗: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44、磨昏抉聩:抉:撬开;聩:糊涂。启发教育愚昧糊涂的人。

45、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46、不言之教:教:教育。不以语言为主而进行的教育。指以身作则起到的教育作用。

47、累教不改: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

48、嘉言善行:嘉: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49、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50、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51、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52、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53、有伤风化:伤:妨碍、败坏;风化:风俗教化。败坏、损害社会的风俗和教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

54、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55、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庄子》中的成语

1、哀莫大于心死 语出《庄子·田子方》。心死违背天性比人死更可悲,后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灰意冷,思想停滞。 2、安常处顺 语出《庄子·养生主》。原指顺应自然便无所牵累,逍遥自在。后指安于平稳生活,处于顺境。 3、安室利处 语出《庄子·徐无鬼》。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4、安危相易 语出《庄子·则阳》。指平安与危难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 5、白驹过隙 语出《庄子·知北游》。比喻时光过得很快,好像在缝隙中窥见飞跑而过的白马,转瞬即逝。 6、百舍重趼(茧) 语出《庄子·天道》。在途中住了上百宿,脚下起了层层茧,形容旅途劳苦。 7、苞苴竿牍 语出《庄子·列御寇》。送人礼物,并且附以书信。指行贿请人办事。 8、奔逸绝尘 语出《庄子·田子方》。形容奔驰得非常快。 9、避世绝俗 语出《庄子·刻意》。脱离现实生活,避免同外界来往。 10、变化无常 语出《庄子·天下》。变化很多,没有定规。 11、冰解冻释 语出《庄子·庚桑楚》。比喻困难、障碍或疑难完全消除。 12、不及之法 语出《庄子·骈拇》。比喻高不可及,无法实用的法式。 13、不急之察 语出《庄子·天地》。指不急需考察的事情。 14、不系之舟 语出《庄子·列御寇》。比喻无忧无虑、随心所欲。 15、不近不情 语出《庄子·逍遥游》。行为不合乎人之常情,或情情行为怪癖。 16、不上不下 语出《庄子·达生》。形容两头都没有着落,进退都困难。 17、不生不死 语出《庄子·大宗师》。原指超出生死的境界,无所谓生与死。 18、不肖子孙 语出《庄子·天地》。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父祖事业的子孙。 19、不言之化 语出《庄子·徐无鬼》。意在言外的话。 20、不言之言 语出《庄子·徐无鬼》。意在言外的话。 21、不易之道 语出《庄子·天道》。永久不变的规律。 22、不淫之度 语出《庄子·达生》。安于自然止于所应受之分,没有过度的要求。 23、不主故常 语出《庄子·天运》。原指没有一定的规则。现指不因循守旧。 24、材大难用 语出《庄子·消遥游》。指材料大,难以用于小的地方。比喻怀才不遇。 25、超轶绝尘 语出《庄子·徐无鬼》。形容奔跑得很快。 26、巢林一枝 语出《庄子·逍遥游》。鸟在树林筑巢只用一根树枝,比喻有居住之地就满足了。 27、尘垢秕糠 语出《庄子·逍遥游》。指灰尘和污垢,谷壳和米皮,比喻糟粕。 28、沉鱼落雁 语出《庄子·齐物论》。原指道家认为是非没有一定标准。后用于形容女子的美貌。 29、瞠乎其后 语出《庄子·田子方》。指落在后面干瞪眼。现比哈赶不上。 30、鸱鸦耆鼠 语出《庄子·齐物论》。鹞鹰爱吃老鼠。现比哈各人有各人的嗜好。者同“嗜”。 31、齿如齐贝 语出《庄子·盗跖》。形容牙齿洁白、光亮、整齐。 32、虫臂鼠肝 语出《庄子·大宗师》。比喻一切变化无常规可言。 33、禇小怀大 语出《庄子·至乐》。指小袋里装大东西。比喻才能小而任务重。 34、椎拍輐断 语出《庄子·天下》。比喻能适应事物的变化而不固执。 35、椿萱并茂 语出《庄子·逍遥游》。指椿树和萱草都茂盛。现比喻父母都健康。 36、鹑居鷇食 语出《庄子·天地》。指鹌鹑栖息无定所,雏鸟不挑拣食物。现比喻生活简朴。 37、从容不迫 语出《庄子·秋水》。形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38、从容无为 语出《庄子·在宥》。指听其自然,不加人为的力量。 39、大而无当 语出《庄子·逍遥游》。形容大得无边无际。后指大而不切实用。 40、大方之家 语出《庄子·秋水》。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41、大惑不解 语出《庄子·天地》。原指糊涂,不懂得道理。后指不可理解,含不满或反对。 42、大人无己 语出《庄子·秋水》。旧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 43、大相径庭 语出《庄子·逍遥游》。比喻两件事情差异很大或彼此矛盾。 44、惮赫千里 语出《庄子·外物》。形容声威很大。 45、道在屎溺 语出《庄子·知北游》。指宇宙精神的本原无所不在,甚至存于最卑微的东西中。 46、得心应手 语出《庄子·天道》。心里摸索到规律,做起来就自然顺手。形容技术纯熟,运用自如。 47、得意忘言 语出《庄子·外物》。领会了意旨,就不再需要语言。后指心领神会,心照不宣。 48、得鱼忘筌 语出《庄子·外物》。捕得了鱼就忘记了捕鱼用的竹器。后比喻忘本。 49、冻者假衣于春 语出《庄子·则阳》。冬天受冻却到春天才会借衣服。现比喻处事失去时效。 50、独往独来 语出《庄子·在宥》。原指文章具有独特的风格,后指行动不受阻碍,单独来去。 51、断鹤续凫 语出《庄子·骈拇》。截断鹤的腿来接长野鸭的腿。比喻做事违反自然规律。 52、对牛弹琴 语出《庄子·齐物论》。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讲内行话,有轻视对方之意。 53、非愚则诬 语出《庄子·秋水》。不是愚蠢,便是故意欺骗。 54、分庭抗(伉)礼 语出《庄子·渔光》。古代宾主相见,立于庭院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55、扶摇万里 语出《庄子·逍遥游》。旋风自下而上又急又大,冲向很高很远的地方。 56、扶摇直上 语出《庄子·逍遥游》。形容很快的往上飞。后也形容人很得志,升职快。 57、怫然作色 语出《庄子·天地》。指表现出愤怒的脸色。 58、妇姑勃溪 语出《庄子·外物》。指婆媳间的争吵。比喻内部为小事而争吵。 59、附赘悬疣 语出《庄子·太宗师》。比喻多余的,无用的东西。 60、改容易貌 语出《庄子·山木》。甜水井先枯竭。比喻有用的人才反而易遭祸患。 61、肝胆胡(楚)越 语出《庄子·德充符》。比喻地处很近,但关系疏远,甚至敌对。 62、绠短汲深 语出《庄子·至乐》。指短绳的吊桶打深井的水。比喻能力小,难以胜任艰巨的工作。 63、官止神行 语出《庄子·养生主》。形容对某一事物了解透彻或技艺纯熟,做事得心应手。 64、管窥蠡测 语出《庄子·秋水》。从竹管里看天,用瓢量海水,看到的、量到的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片面。 65、害群之马 语出《庄子·徐无鬼》。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66、含哺鼓腹 语出《庄子·马蹄》。像小孩一样,含着食物嬉戏,吃饱了就游戏。原指社会淳朴,后形容太平时人民欢乐的景象。 67、邯郸学步 语出《庄子·秋水》。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的东西也忘了。 68、颔下之珠 语出《庄子·列御寇》。指骊龙颔下的珍珠,比喻难得的宝物。 69、蒿目时艰 语出《庄子·骈拇》。比喻对时势忧虑不安。 70、河汉斯言 语出《庄子·逍遥游》。比喻大而无当,不可置信的空话。 71、和而不唱 语出《庄子·德充符》。赞同别人的说法,不坚持己见。 72、涸辙之鲋 语出《庄子、外物》。比喻处境穷困,急需援助的人。 73、厚貌深情 语出《庄子·列御寇》。形容感情不外露,内心很难揣测。 74、呼牛呼马 语出《庄子·天道》。指对自己称赞或诋毁都不在乎,不加计较。 75、化腐朽为神奇 语出《庄子·知北游》。指把腐朽的东西化为美好的东西。 76、华封三祝 语出《庄子·天地》。传说尧出游至华,其地守军祝他长寿、富有、多男子。用作祝福的话。 77、画地为牢 语出《庄子·人间世》。在地上画个圈当做牢狱。比喻只能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78、恢诡谲怪 语出《庄子·齐物论》。形容离奇怪异。 79、恢恢有余 语出《庄子·养生主》。原指很薄的刀刃插入骨节中宽广有余。后形容技艺纯熟,处事轻松。 80、畸人侔天 语出《庄子·大宗师》。形容为人清高,不合流俗。 81、吉祥止止 语出《庄子·人间世》。指喜庆的事不断出现。 82、贻笑大方 语出《庄子·秋水》。表示被内行人笑话,多表示谦虚。 83、交臂历指 语出《庄子·天地》。原指古代一种拶指的刑法,现比喻非常痛苦,毫无自由。 84、交淡若水 语出《庄子·山木》。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看上去平淡,不求表面的亲近。 85、井底之蛙 语出《庄子·秋水》。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般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小。 86、君子之交 语出《庄子·山木》。指道义之交。 87、坎井之蛙 语出《庄子·秋水》。指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狭小的人。 88、空谷足音 语出《庄子·徐无鬼》。指在大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 89、枯稿之士 语出《庄子·徐无鬼》。指山林中的隐士。 90、来世不可待 语出《庄子·人间世》。对于将来的事,不可以期望等待。 91、来者勿禁 语出《庄子·山木》。对来归的人不禁止,表示听人自愿。 92、六通四辟 语出《庄子·天道》。六通指阴、阳、风雨、晦、明;四辟指四方开辟。一说六通指上下四方,四辟指顺应四时,任物自动。比喻四面八方无不通达。 93、鲁(卤)莽灭裂 语出《庄子·则阳》。原指耕作不细致、草率、后形容做事草率冒失。 94、轮扁斫轮 语出《庄子·天道》。轮扁是春秋时齐国的造车工人。此词比喻技艺纯熟精深。 95、满谷满坑 语出《庄子·天运》。原指道的流行无不周遍。后形容到处都是、很多。 96、莽眇之鸟 语出《庄子·应帝王》。比喻能轻身飞上天空而不见痕迹的物体。 97、面誉不忠 语出《庄子·盗跖》。爱当面称誉别人的人,一定不忠实。 98、目无全牛 语出《庄子·养生主》。杀牛的人技艺纯熟之后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非常纯熟的地步。 99、纳履踵决 语出《庄子·列御寇》。原指弃绝巧智,保命避害。后指有能力的人多劳累,多含赞誉慰勉义。 100、鹏程万里 语出《庄子·逍遥游》。鹏指的是传说中的大鸟。后此词比喻前程远大。 101、其应若响 语出《庄了·天下》。原是庄子比喻道像回声一样同万物相应。后用来比喻应对迅速,反应很快。 102、骐骥过隙 语出《庄子·盗跖》,同“白驹过隙”。 103、褰裳躩步 语出《庄子·山木》。提着下衣小心逡巡地走。 104、钳口不言 语出《庄子·田子方》。闭着嘴不说话。 105、强聒不舍 语出《庄子·天下》。指虽然别人都不愿听,而他却还唠叨个没完。 106、求全之毁 语出《庄子·离娄》。指要求完美而招来的诋毁。 107、君蚁附羶 语出《庄子·徐无鬼》。原比喻群众仰慕、追随施德政的君王。后比喻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108、如胶似(如)漆 语出《庄子·骈拇》。形容感情极深,难舍难分。 109、桑枢瓮牖 语出《庄子·让王》。以桑枝为门,用破瓮做窗。形容贫苦人家的住室。 110、山目自寇 语出《庄子·人间世》。山上的树木因有用而被破伐。比喻人因为有才能而招祸。 111、善始善终 语出《庄子·大宗师》。指从开始到结局都很好。 112、上漏下湿 语出《庄子·让王》。指房屋破漏,不能遮挡风雨。 113、神工鬼斧 语出《庄子·达生》。形容工艺美术、文艺创作、建筑等方面技艺精巧高超,看不出人为的痕迹。 114、神乎其神 语出《庄子·天地》。形容神秘奇妙到了极点。 115、尸居龙见 语出《庄子·在宥》。形容静下来像死尸,动起来像龙。 116、失之交臂 语出《庄子·田子方》。往来之间,胳膊相接触而分离。原指孔子痛感与颜渊相处太短。现多指当面错过机会。 117、数米而炊 语出《庄子·庚桑楚》。比喻过分计较琐碎的事情,吃力不讨好。 118、吮痈舐痔 语出《庄了·列御寇》。用嘴吸脓疱,用舌头舔痔疮。比喻不择手段地謟媚讨好。 119、似是而非 语出《庄子·山木》。看上去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120、损之又损 语出《庄子·知北游》。道家指摒弃华丽的外表,回归淳朴无为的本来面目。后指兴盛到极点时要谦虚、抑制。 121、探骊得珠 语出《庄子·列卸寇》。在骊龙颔下得到珍珠,原指冒大险得利。现比喻文章含义深刻,能抓住要领。 122、螳臂当车 语出《庄子·人间世》。螳螂举臂挡住车子。比喻自不量力,必遭失败。 123、吐故纳新 语出《庄子·刻意》。道家养生之法,吐出污浊空气,吸进新鲜空气。比喻扬弃旧的,吸收新的。 124、吞舟之鱼 语出《庄子·庚桑楚》。指能把舟吞下去的大鱼。比喻没有得到惩治的重大罪犯。 125、万物之马 语出《庄子·齐物论》。用一匹马的道理就解释了复杂的道理。比喻剖析一件事物就可以了解其他事物的道理。 126、妄言妄听 语出《庄子·齐物论》。言者随便说说,听者随便听听,都不认真看待。 127、望尘莫及 语出《庄子·田子方》。只望见前面车马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多表对人的敬佩。 128、为在从众 语出《庄子·秋水》。行动随从大家,不单独、特殊的行动。 129、尾生之信 语出《庄子·盗跖》。指固执不知变通的信约。 130、无何有之乡 语出《庄子·逍遥游》。原指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后指虚幻的,根本不存在的境界。 131、吸风饮露 语出《庄子·逍遥游》。道家指神仙绝食五谷,用风和露作为食物和饮料。 132、息黥补劓 语出《庄子·大宗师》。黥是刺面,劓是割鼻,原比喻恢复本来面目。后泛指改正缺点和错误,改过自新。 133、相濡以沫 语出《庄子·大宗师》。互相用唾沫粘湿以活命。比喻在困境中以极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134、心如死灰 语出《庄子·齐物论》。原句为“心固可使如死灰”,为褒义。现指思想消沉麻木,不为任何事物所动。 135、虚往实归 语出《庄子·德充符》。指未学以前而去,学成以后而回。后指虚心的学习。 136、虚与委蛇 语出《庄子·应帝王》。形容对人假意敷衍应酬。 137、须眉交白 语出《庄子·渔父》。指胡子眉毛都白了,形容老年人的形象。 138、栩栩如生 语出《庄子·齐物论》。生动得跟活的一样。形容非常逼真。 139、学富五车 语出《庄子·天下》。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140、延颈举(企)踵 语出《庄子·胠箧》。伸长脖子,抬起脚跟。形容盼望急切。 141、洋洋大观 语出《庄子·天地》。形容事物丰富多彩,非常可观。 142、摇唇鼓舌 语出《诗子·盗跖》。卖弄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143、夜以继日 语出《庄子·至乐》。指日夜不停。 144、一曲之士 语出《庄子·天下》。指孤寡闻的人,也指精通一种技艺的人。 145、一饮一啄 语出《庄子·养生主》。指鸟类饮食随心,顺其本性,后泛指人的饮食。 146、以火救火 语出《庄子·人间世》。比喻不但不能制止,反而使灾祸更加严重。 147、以珠弹雀 语出《庄子·让王》。用夜明珠当弹丸打鸟。比喻得不偿失。 148、亦步亦趋 语出《庄子·田子方》。老师跑学生也跑,老师走学生也走。比喻没有主见,一味模仿或追随别人。 149、游刃有余 语出《庄子·养生主》。形容技术熟练,做事轻而易举。 150、越俎代疱 语出《庄子·逍遥游》。祭师不能超载职守代替厨师做饭。比喻超出自己的职责去管理别人的事。 151、昭然若揭 语出《庄子·达生》。形容真相大白,一切都已经很清楚。 152、朝三暮四 语出《庄子·齐物论》。原指实质不变,改换名目让人上当,后比喻反复无常。 153、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语出《庄子·天道》。只能用心揣摩,无法用言语表达。 154、栉风沐雨 语出《庄子·天下》。风梳头,雨洗头。形容奔波劳碌。 155、捉襟见肘 语出《庄子·让王》。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困难多难以应付,也比喻办事才力不够,照应不周。 156、斫轮老手 语出《庄子·天道》。指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人。 157、足音跫然 语出《庄子·徐无鬼》。原指久居荒野听到脚步声而喜悦。后比喻盼望已久的客人的到来。

不什么之什么的成语

【不测之智】测:估计;智:才智,智慧。不可估计的才智。形容智高才广。

【不测之诛】测:估计;诛:惩罚。不可估计的惩处。

【不二之老】不二:不生二心,一心一意;老:老人。指一心一意,忠心耿耿的老人或元老。

【不费之惠】指白白得到的好处。

【不法之徒】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不轨之徒】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不根之谈】指没有根据的话。

【不讳之变】不讳:死的婉词,指人死不可避免;变:变故。指人的死亡。

【不讳之朝】可直言不讳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

【不讳之门】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不讳之路】指忠言直谏之路。

【不毁之制】毁:毁坏;制:制度。不楞破坏的制度。指经久不变的制度。

【不解之仇】解除不了的仇恨。

【不羁之才】羁:马笼头,比喻约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不竭之府】取之不尽的府库。

【不及之法】指不适用的法规。

【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不羁之民】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人民群众。

【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不便之处】指不方便的地方。

【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不变之法】不可改变的法则。

【不宾之士】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形容以主人翁的面目出现的人,敢于提意见,提建议。现多指实事求是,不客气、不虚伪的正直人士。

【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不拔之柱】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

【不存之地】非常危险的境地。

【不测之祸】测:揣度,预测。无法揣测的祸患。多指牢狱或杀身之祸。

【不次之迁】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不才之事】不才:不成材。指不正经的事情。

【不次之图】此:这,这个;图:图谋,打算。不打算做这件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不此之图】此:这个;图:图谋,计划。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不次之位】次:顺序,等第。旧指对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级授予重要职位。

【不臣之心】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不测之渊】深渊。亦以比喻危险之地。

【不测之忧】指意外的祸患。

【不测之罪】指大罪,死罪。

【不经之说】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羁之士】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不经之谈】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急之务】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不经之语】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解之缘】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不刊之典】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刊之说】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刊之书】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不牧之地】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不眠之夜】眠:睡眠。不曾睡眠的夜晚。常指极度兴奋或过分忧虑而睡不着觉。

【不奈之何】指无可奈何,无法可想。

【不倾之地】倾:倾复。不臻倾复的境地。即不败之地。

【不迁之庙】古代不迁入祧庙合祭而单独进行祭祀的帝王家庙。

【不器之器】不器:不象器物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作用,即不同于一般的才能。指具有全才的人。

【不情之请】情:情理。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不情之誉】不合情理的赞誉。

【不仁之器】不仁:残暴,残忍;器:兵器。指用以杀人的武器。

【不让之责】让:推让;责:责任。不可推让的责任。

【不世之材】不世:少有的,非常的。当世少有的人才。

【不实之词】浮夸的言辞。

【不世之仇】不世:非凡。指极大的仇恨

【不食之地】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不赏之功】形容功劳极大。

【不世之功】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形容功劳极大。

【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不世之略】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略:谋略。人间不常有的谋略。

【不识之无】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不时之需】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

【不时之须】不时之需。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

【不死之药】长生不死的药。

【不世之业】不世:非常、非凡。稀世罕有的功业。

【不腆之酒】不腆:不丰厚。自谦之词,意思是不丰盛的酒席。

【不腆之仪】腆:丰厚;仪:礼物。不丰厚的礼物。旧时送礼的谦辞。

【不祧之祖】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不挑之祖】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不祧之宗】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

【不舞之鹤】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不朽之芳】朽:腐朽;芳:花草。永远不腐朽的花草。比喻美好的名声万古流芳。

【不朽之功】不配:永不磨灭;功:功业。永远不能磨灭的功业。比喻功勋卓着。

【不祥之木】祥:吉祥;木:树。不吉祥的树。即被雷电所毁的树。指不会带来吉利的庇护者。

【不朽之盛事】不朽:永不磨灭。永不磨灭的事业。

【不幸之幸】包含在灾祸或不幸之中可使人宽慰、庆幸的成分。

【不朽之勋】不朽:永不磨灭;勋:功勋。永不磨灭的功勋。

【不祥之征】征:征兆。指不好的预兆。

【不孝之子】不孝顺的子孙。

【不系之舟】没有用绳缆拴住的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无拘无束的身躯。

【不祥之兆】兆:预兆。不吉利的预兆。

【不义之财】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不易之典】不变的法则。

【不易之地】每年可以耕种的肥沃的土地。

【不易之道】易:变。永久不变的规律。

【不易之分】易:变;分:节操。忠贞不二的节操。

【不言之化】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不言之听】能听懂言外的意思。

【不虞之隙】指意外的误会。

【不虞之誉】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不言之言】意在言外的话。

【不足之处】不完善的地方。

【不正之风】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不赀之禄】赀:计算,估量;禄:古代官吏的薪俸。不可计量的薪俸。比喻待遇极高。

【不赀之躯】赀:估量。指不能以资财估价的身体。极言人之高贵。

【不赀之器】赀:估量;器:才能。不可估量的才能。形容人很有才能。

【不赀之赏】赀:计算,估量;赏:赏赐。不可估量的赏赐。指极大的赏赐。

【不赀之损】赀:计算,估量;损:损失。不可估量的损失。指损失极大。

【不终之药】旧指服后能使人不死的药。

【不治之症】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家教四字歌所有成语意思

因材施教 春风化雨

因势利导 耳提面命

【安详恭敬】古时指教育儿童要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不打不成器】打:打磨,打造.不打造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没出息.

【不教而杀】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不可教训】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比屋可封】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不言之化】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了解这个人但从他父亲的为人就可以知道.表示教育、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很大.

【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春风中坐】像置身于春风中一样.比喻良师的教诲.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

【东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断杼择邻】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讽一劝百】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换骨脱胎】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化及冥顽】冥顽:愚昧.教化普及到愚昧无知的人,使他们受到教育.形容教化普及,世风良好.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指对一个人施加教育应该及时及早.

【渐仁摩义】渐:浸润;摩:磨砺.用仁义感化教育百姓.

【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嘉言善行】嘉: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嘉言善状】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同“嘉言善行”.

【嘉言懿行】嘉、懿: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科班出身】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磨昏抉聩】抉:撬开;聩:糊涂.启发教育愚昧糊涂的人.

【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蒙以养正】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累教不改】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

【屡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乐育人材】育:培育.喜欢培育人材.用以赞颂学校或教育工作者.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令:命名,引申为施教;齐:使整齐.指用政治道义教育部队,用军纪军法来统一步伐.

【神道设教】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生聚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比口头上的教育更为重要.

【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脱骨换胎】道教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弦歌之音】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刑期无刑】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循循诱人】犹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

【夏雨雨人】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形容母教贤明.

【玉不琢,不成器】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以法为教】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有风有化】指有教育意义.

【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有伤风化】伤:妨碍、败坏;风化:风俗教化.败坏、损害社会的风俗和教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

【懿言嘉行】懿:美好;嘉:善、美.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易子而教】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曾子杀彘】彘:猪.曾子杀猪.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

不A之B的成语

最佳答案【不测之智】测:估计;智:才智,智慧。不可估计的才智。形容智高才广。

【不测之诛】测:估计;诛:惩罚。不可估计的惩处。

【不二之老】不二:不生二心,一心一意;老:老人。指一心一意,忠心耿耿的老人或元老。

【不费之惠】指白白得到的好处。

【不法之徒】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歹徒或逃犯,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

【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不轨之徒】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不根之谈】指没有根据的话。

【不讳之变】不讳:死的婉词,指人死不可避免;变:变故。指人的死亡。

【不讳之朝】可直言不讳的朝代。指政治清明之世。

【不讳之门】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不讳之路】指忠言直谏之路。

【不毁之制】毁:毁坏;制:制度。不楞破坏的制度。指经久不变的制度。

【不解之仇】解除不了的仇恨。

【不羁之才】羁:马笼头,比喻约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不竭之府】取之不尽的府库。

【不及之法】指不适用的法规。

【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不羁之民】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人民群众。

【不拔之策】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策:计策。稳妥可靠的计策。

【不便之处】指不方便的地方。

【不败之地】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不变之法】不可改变的法则。

【不宾之士】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形容以主人翁的面目出现的人,敢于提意见,提建议。现多指实事求是,不客气、不虚伪的正直人士。

【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不拔之柱】不拔:牢固不可拔除,即不可动摇。拔不动的柱子。比喻有坚固的根基。

【不存之地】非常危险的境地。

【不测之祸】测:揣度,预测。无法揣测的祸患。多指牢狱或杀身之祸。

【不次之迁】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不才之事】不才:不成材。指不正经的事情。

【不次之图】此:这,这个;图:图谋,打算。不打算做这件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不此之图】此:这个;图:图谋,计划。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不次之位】次:顺序,等第。旧指对于有才干的人不拘等级授予重要职位。

【不臣之心】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不测之渊】深渊。亦以比喻危险之地。

【不测之忧】指意外的祸患。

【不测之罪】指大罪,死罪。

【不经之说】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羁之士】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不经之谈】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急之务】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不经之语】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解之缘】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不刊之典】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刊之说】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刊之书】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不牧之地】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不眠之夜】眠:睡眠。不曾睡眠的夜晚。常指极度兴奋或过分忧虑而睡不着觉。

【不奈之何】指无可奈何,无法可想。

【不倾之地】倾:倾复。不臻倾复的境地。即不败之地。

【不迁之庙】古代不迁入祧庙合祭而单独进行祭祀的帝王家庙。

【不器之器】不器:不象器物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作用,即不同于一般的才能。指具有全才的人。

【不情之请】情:情理。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不情之誉】不合情理的赞誉。

【不仁之器】不仁:残暴,残忍;器:兵器。指用以杀人的武器。

【不让之责】让:推让;责:责任。不可推让的责任。

【不世之材】不世:少有的,非常的。当世少有的人才。

【不实之词】浮夸的言辞。

【不世之仇】不世:非凡。指极大的仇恨

【不食之地】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

【不赏之功】形容功劳极大。

【不世之功】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形容功劳极大。

【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不世之略】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略:谋略。人间不常有的谋略。

【不识之无】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不时之需】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

【不时之须】不时之需。指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

【不死之药】长生不死的药。

【不世之业】不世:非常、非凡。稀世罕有的功业。

【不腆之酒】不腆:不丰厚。自谦之词,意思是不丰盛的酒席。

【不腆之仪】腆:丰厚;仪:礼物。不丰厚的礼物。旧时送礼的谦辞。

【不祧之祖】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不挑之祖】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不祧之宗】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

【不舞之鹤】舞:舞蹈。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不朽之芳】朽:腐朽;芳:花草。永远不腐朽的花草。比喻美好的名声万古流芳。

【不朽之功】不配:永不磨灭;功:功业。永远不能磨灭的功业。比喻功勋卓着。

【不祥之木】祥:吉祥;木:树。不吉祥的树。即被雷电所毁的树。指不会带来吉利的庇护者。

【不朽之盛事】不朽:永不磨灭。永不磨灭的事业。

【不幸之幸】包含在灾祸或不幸之中可使人宽慰、庆幸的成分。

【不朽之勋】不朽:永不磨灭;勋:功勋。永不磨灭的功勋。

【不祥之征】征:征兆。指不好的预兆。

【不孝之子】不孝顺的子孙。

【不系之舟】没有用绳缆拴住的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无拘无束的身躯。

【不祥之兆】兆:预兆。不吉利的预兆。

【不义之财】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不易之典】不变的法则。

【不易之地】每年可以耕种的肥沃的土地。

【不易之道】易:变。永久不变的规律。

【不易之分】易:变;分:节操。忠贞不二的节操。

【不言之化】化:教化。不通过语言进行教育而收到的感化作用。

【不易之论】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不言之听】能听懂言外的意思。

【不虞之隙】指意外的误会。

【不虞之誉】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不言之言】意在言外的话。

【不足之处】不完善的地方。

【不正之风】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不赀之禄】赀:计算,估量;禄:古代官吏的薪俸。不可计量的薪俸。比喻待遇极高。

【不赀之躯】赀:估量。指不能以资财估价的身体。极言人之高贵。

【不赀之器】赀:估量;器:才能。不可估量的才能。形容人很有才能。

【不赀之赏】赀:计算,估量;赏:赏赐。不可估量的赏赐。指极大的赏赐。

【不赀之损】赀:计算,估量;损:损失。不可估量的损失。指损失极大。

【不终之药】旧指服后能使人不死的药。

【不治之症】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