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能给人提醒警示的成语有哪些?(给人以警示的成语)

本文目录一览:

警示成语有哪些

圆木警枕、

杀一警百、

狗吠之警、

惩一警百、

警心涤虑、

警愦觉聋、

诛一警百、

风流警拔、

昼警夕惕、

昼警暮巡、

歼一警百、

晏开之警、

以一警百、

风尘之警、

触目警心、

犬吠之警、

警钟长鸣

关于提醒的成语有哪些?

1.杀鸡儆猴?[ shā jī jǐng hóu ]

杀鸡给猴子看。 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2.以儆效尤?[ yǐ jǐng xiào yóu ]

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效法;尤:过失。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3.杀一儆百?[ shā yī jǐng bǎi ]

儆:警告。 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4.醍醐灌顶?[ tí hú guàn dǐng ]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5.指点迷津?[ zhǐ diǎn mí jīn ]

针对事物的困难处,提供解决的方向、办法或途径。津:渡口。迷津:迷失渡头所在。

表示警示劝戒的成语有哪些?

表示警示劝戒的成语有谆谆告诫、叩马而谏、当头棒喝、犯颜极谏、断织劝学。

1.谆谆告诫

读音:[zhūn zhūn gào jiè]

释义:恳切耐心地劝告。

出处:《诗经·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造句:它谆谆告诫我们必须培养正气,以身示范。

2.叩马而谏

读音:[kòu mǎ ér jiàn]

释义: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义人者。’扶而去之。”

造句:希望老师的叩马而谏的话,让他顿然醒悟,改过向善。

3.当头棒喝

读音:[dāng tóu bàng hè]

释义: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

造句:我希望此记当头棒喝,可让他从醉生梦死中惊醒。

4.犯颜极谏

读音:[fàn yán jí jiàn]

释义: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造句:敢于在领导面前犯颜极谏,结果处处碰壁。

5.断织劝学

读音:[duàn zhī quàn xué]

出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远寻师,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释义:比喻劝勉学习。

造句:我心里牢牢记的妈妈对我的断织劝学。

表示警示的成语

一、惩前毖后?[ chéng qián bì hòu ]

【解释】: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出自】:周? 孔子编订《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译文】:我要惩罚,然后让其他人以此为戒,不再犯错。

二、严惩不贷?[ yán chéng bù dài ]

【解释】: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译文】:如果有发现或者是违反的人,一定严厉处罚,不宽恕。

三、严惩不待?[ yán chéng bù dài ]

【解释】:同严惩不贷 。对待违法犯罪者,绝对不能手软,否则,后患无穷。

【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译文】:如果有发现或者是违反的人,一定严厉处罚,不宽恕。

四、杀一儆百?[ shā yī jǐng bǎi ]

【解释】: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译文】:对于这件事情要有所得到,以一个为警示来让许多人知道,官吏百姓都要服从,恐惧才能改过自新。

五、杀鸡吓猴?[ shā jī xià hóu ]

【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猜到皇上有杀鸡吓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没有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