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席不遑暖的读音和意思
【成语】:席不暇暖
【拼音】:xí bù xiá nuǎn
【解释】: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唐·韩愈《争臣论》:“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示例】:真是忙得~,人仰马翻。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一回
【近义词】:应接不暇、日理万机、席不暇温
【反义词】:无所事事、闲得发愁
【语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事务繁忙
【英文】:be in a tearing hurry
【成语故事】:东汉乐安太守陈蕃克尽职守、政绩卓著,很受青州刺史李膺赏识,但与朝中大臣意见不合,又被贬为豫章太守。豫章有位贤才徐樨很让陈蕃仰慕,他去豫章家还没有安顿好就去拜访徐樨。他表示要学周武王当年席不暇暖一样去求贤人的帮助
席不暇暖的成语资料
【词目】:席不暇暖
【注音】:ㄒㄧˊ ㄅㄨˋ ㄒㄧㄚˊ ㄋㄨㄢˇ
【解释】:暇,空闲。。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近义词】:应接不暇、日理万机
【反义词】:无所事事、闲得发愁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形容事务繁忙。
【结构】:主谓式成语
【年代】:古代成语
【同韵词】:星星点点、见兔顾犬、左顾右盼、各有所短、复巢无完卵、学疏才浅、断长补短、避井入坎、傍观冷眼、从流忘反
【英语翻译】:to be constantly on the go.
"孔席不暇暖,墨突不得黔"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意思是孔子周游列国时,连坐席也来不及坐暖就又出门了,而墨翟从不安居一地,所住之处灶上烟囱不及熏黑,就离家了。席:坐席;暇:空闲。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该句语出唐代韩愈所著的《争臣论》,作品又名《诤臣论》。选段原文如下: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白话文释义:有人说:阳先生不求出名而别人都知道他,不求任用而君主任用了他。他不得已才出来做官,保持着一贯的操行准则而不改变,为什么您对他责备得如此苛刻呢?韩愈说:自古以来的圣人贤士,都不是由于追求名望而被任用的,他们怜悯自己所处的时代动荡,民生不安定,有了道德和学问之后,不敢独善其身,一定要经世致用,普济天下。勤恳努力,终身不懈,到死才罢休。
所以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进去看一下,孔子周游列国时,连坐席也来不及坐暖就又出门了,而墨翟从不安居一地,所住之处灶上烟囱不及熏黑,就离家了。那两位圣人和一位贤人,难道不懂得自己过安逸生活的快乐吗?实在是敬畏上天的旨意,而且怜悯人民的穷困啊。
上天将圣贤的德才和能力授予这些人,哪里只是让他们自己有余就算了,实在是想通过他们来补充别人的不足。耳目对人来说,耳管听,眼管看,听清是非,看明安危,然后身体才能安全。圣人贤人,是世人的耳目;世人,是圣贤的身体。再说阳先生要不是贤人,那就应该被贤人所遣使来侍奉他的君主;如果确实是贤人,本当敬畏上天的意旨,而怜悯百姓的穷困。怎么能够只顾自己的闲适安逸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争臣论》针对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身为谏官却不问政事得失的不良表现,用问答的形式,对阳城的为人和行事进行直截了当的批评,指出为官者应当认真对待自己的官职,忠于职守,不能敷衍塞责,得过且过。
《争臣论》在写法上采取问答的形式。首先由对方发问,提出阳城是“有道之士”的看法,并且阐述其理由。尽管是发问,实际上是希望得到韩愈的认可。这就迫使韩愈不能不就什么是“有道之士”,什么是“争臣”作一番论证。
这第一轮辩论之后,对方其实已经势屈。势屈而不服,只有用狡辩的方式来应战了。认为阳城不是不谏议,而是不愿让君主负恶名,所以他虽有谏诤而外人不知。这个狡辩应该说是很难反驳的,因为在古代君主是神圣的,臣子确有不愿让君担恶名而匿其谏诤之迹,所谓朝回焚谏草,是为世俗传为美谈。论者企图以此而使韩愈语塞。
但韩愈禀承的是原始儒家的政治原则,并不像一般人那样,把君主看得那样神圣。谏官之设,其前提就是君主会犯错误,所以作为谏官而隐瞒君主犯错误的事实,久而久之,就会使君主真以为自己是永远英明正确的。这种行为,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阳城如果真像论者所说的那样,难道他是为了有意地让君主养成“恶闻其过”的危险习惯吗?第二轮辩论后,胜负已成定局。
但对方仍然可笑地负隅顽抗,甚至到最后提出了与开始的观点完全相矛盾的理由,企图让韩愈最后收回对阳城的批评,但这只能使自己越来越失去道义的立场。
“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暧。”是什么意思?
他尊敬礼待贤士,忙得来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武王,周武王。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闾:里巷的门。
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席不霞暧是什么意思?
【词目】:席不暇暖
【拼音】:xí bù xiá nuǎn
【解释】:暇,空闲。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席不暇暖
【近义词】:应接不暇、日理万机
【反义词】:无所事事、闲得发愁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形容事务繁忙。
【结构】:主谓式成语
【年代】:古代成语
【同韵词】:星星点点、见兔顾犬、左顾右盼、各有所短、复巢无完卵、学疏才浅、断长补短、避井入坎、傍观冷眼、从流忘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