钺怎么读?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本文目录一览:
钺拼音怎么读?
“钺”的读音是【yuè】。
释义
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古星名。
组词
斧钺、金钺、齐钺、玄钺、鏚钺、授钺、钺下、伏钺、戚钺、衮钺、天钺、节钺、秉钺、黄钺
造句
况主公受天子白旄黄钺,得专征伐,原为禁暴除奸;似这等权奸蛊国,内外成党,残虐生民,以白作黑,屠戮忠贤,为国家大恶。
刀锯斧钺的木屑中,渐渐粗糙的日子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胶水刺鼻的气息。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故不避斧钺,洒血泣陈,万恳皇上天恩一垂,群疑自解。
钺怎么读 钺字到底怎么读
1、钺拼音:yuè。
2、基本释义: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3、相关组词:斧钺、节钺、戎钺、麾钺、戚钺、钺下、锵钺、絻钺、假钺、钺斧、授钺、杖钺、黄钺、朱钺。
4、释义:钺,汉语二级字,读作钺(yuè)。
(1)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
(2)古星名。
“钺”是什么意思?
钺[yuè],一种古代的兵器,虽具备杀伤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仪卫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权力象征物是权杖,中国是钺。在原始社会时期,钺为成年男子的象征。钺确切来说是大斧,本来是刑具(用于斩首或者腰斩),而不是兵器。故从文人撰写《史记》记载的“兵器”之说有出入。往往君王用钺象征军师指挥权。《说文》上曰:“钺,大斧也,一名天戉。”,《书·顾命》上曰:“钺、铖同兵类,脱胎斧。大者钺、小者铖。一人冕执钺,一人冠执铖。”,《释名·释兵》上曰:“钺,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
【拼音】yuè
【笔划】10
【五笔】QANT
【部首】钅
【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钺
【五行】金
【笔顺】撇、横、横、横、竖提、横、竖提、斜钩、撇、点
释义
舞动,摇摆:~动。~袂(甩动衣袖,形容意气豪迈)。~舞。~手。 2.抛洒,甩出:~泪。~霍。~洒。~汗如雨。 3.散发:~发。发~。~斥(奔放)。 4.指派,命令:指~。~军。~师。
详细释义
钺
(钺)
yuè
1.古代兵器,青铜制,像斧,比斧大,圆刃可砍劈,中国商及西周盛行。又有玉石制的,供礼仪、殡葬用。《史记》“汤自把钺以伐昆吾”
2.古星名。《史记 天官书》中:“东井为水事,其西曲星曰钺”。
笔画数:10;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15534
相关词语:天钺、衮钺、节钺、锵钺、秉钺、絻钺、二钺、钺星、仗钺、元钺
钺怎么读
拼音:yuè
注音:ㄩㄝˋ
笔顺读写:撇、横、横、横、竖提、横、竖提、斜钩、撇、点
笔画数:10
部首:钅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造句:
1、你聪慧过人,而且碧血丹心,不避斧钺,未来定然不可限量,前路多荆棘坎坷,你要多加小心。
2、桧不避斧钺之诛,言两朝之利害,顾复嗣君位,以安四方,非特大宋蒙福,亦大金万世利也。
3、而杨慎却不避斧钺,置生死于度外,正见出他的一身铁骨。
4、我也会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我样样精通!你说什么?你身边美女如云?你以为我没有?我母亲是美女,我大姐是美女,我小妹是美女,我两个未婚妻也是美女。
5、况以将军之地,将军之才,将军之名,将军之势,而克修籓服,北面称臣,宁与刘泽同年而语其功业哉!寄感恩怀服,不觉狂言,斧钺之诛,其甘如荠。
6、面对敌人先后十余次利用其亲属到狱中劝降,何功伟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苟义之所在,纵刀锯斧钺加诸颈项,父母兄弟环泣于身前。
“钺”的读音是什么?
读:【 yuè 】
一、钺的释义:
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二、钺的组词:
斧钺?齐钺?鏚钺?玄钺
假钺?受钺?金钺?鈇钺
三、钺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小篆、楷体
二、相关组词:
1、玄钺[xuán yuè]
古代铁制斧形兵器。
2、受钺[shòu yuè]
古代大将出征,接受天子所授的符节与斧钺,称为“受钺”。
3、元钺[yuán yuè]
即玄钺。古代兵器。铁斧。
4、钺下[yuè xià]
犹言在主管将帅的指挥之下。书笺开头表示尊敬的常用套语。
5、授钺[shòu yuè]
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