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注明来历和使用(表示来历的成语)

本文目录一览:

求一个成语注明来历和使用!

立锥之地

解释

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来由:

楚汉相争,打得难解难分。项羽的势力比刘邦强大,因此总是占优势。有一年,项羽在荥阳包围了汉王,汉王找来郦食其商量如何削弱楚军势力的对策。郦食其说:“不知大王是否想过,秦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它失德弃义,灭掉六国后使他们的后代无立锥之地,才遭到反对。如果您现在复立六国后代君位,发给他们印件,那他们的君臣百姓们就会拥护您而反对项羽。这样您不就可以称霸天下了吗?”

汉王认为郦食其说得很有道理,于是让他立刻去刻制印章,然后带着印件去六国办理此事。

汉王的谋士张良听说这件事,急冲冲地来找汉王,汉王正在吃饭,张良一进门就说:“谁替您出的馊主意,如果这样做您的大业就全完了。”汉王急问原因,张良拿过汉王手中的筷子,一边比划一边分析:“如果重新分封六国后代,那么天下的游士都各自回去侍奉他们的君主,为自己的国君效力,那您还依靠谁去打天下呢?何况现在楚军强大,六国自然会屈从楚国,您的大业岂不白费心机了吗?”汉王气得拍着桌子骂道:“这个书呆子,差点儿坏了我的大事。”

汉王下令销毁了全部印件。

写出下列成语的来历和用法。(要简短些)

1.叶公好龙:

来历:“叶公好龙”,出自汉儒刘向的《新序》中。孔子生前周游列国,游说诸候,均不被重用。他死后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才受到了极度的尊重。对于孔子生前不被诸候重视,今日得势的弟子们,想到孔子生前所受的窝囊气,心中耿耿于怀,总想寻机发泄。刘向用一则虚构的寓言,不惜歪求事实,对诸侯们进行了幽默的嘲讽,于是便有了“叶公好龙”这个故事。

用法: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2.班门弄斧:

来历: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

用法: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3.刻舟求剑:

来历: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用法: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写出下列成语的来历和用法 班门弄斧、刻舟求剑

班门弄斧 发音:bān mén nòng fǔ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出处: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示例: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同他乱谈.(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刻舟求剑 【发音】 kè zhōu qiú jiàn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出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例】 夏衍《解放思想团结前进》:“来考察我们过去用惯了的文艺理论,而不能~.” 【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典故】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注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坠--落.【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30个成语的来源,解释,例句

枯本竭源 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尽;源:源头。指损害事物的根基

拔本塞源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端本正源 端:端正,清理。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家学渊源 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开源节流 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木本水源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穷源竟委 穷、竟:彻底推求;源:水流的源头;委:水的下流。比喻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穷源朔流 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推本溯源 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沿波讨源 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源清流洁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也清。原比喻身居高位的人好,在下面的人也好。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源泉万斛 比喻文思涌溢。

源头活水 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源远流长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正本清源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源源而来 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源源不断 〖释义〗形容接连不断。

本末源流 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杜弊清源 杜绝弊端,廓清来源。

返本还源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极本穷源 谓彻底地推究本源。

叩源推委 追究其根源。

清源正本 谓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溯流徂源 同“溯流穷源”。

溯流穷源 溯:逆流而上。往河流上游寻找发源的地方。比喻寻求事物的根源。

溯流求源 同“溯流穷源”。

溯流追源 犹溯流穷源。

溯源穷流 上溯本源,穷尽支流。比喻寻究事物的起始演变。

探本穷源 探:求索。本:树根。穷:探寻。源:水源。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

讨流溯源 谓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头、流向。比喻同一,统一。

同源异流 谓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同源异派 见“同源异流”。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寻源讨本 穷本溯源。

沿流讨源 犹沿波讨源。

饮水辨源 见“饮水知源”。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起水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饮水知源 比喻明白事物的本源。

有本有源 见“有本有原”。

源清流清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源源本本 源头和根本。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

源源不绝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接连不断。

渊源有自 亦作“渊源有自来”。①有根据,有来源。②指有根底。

正本澄源 犹正本清源。

枝源派本 指寻根究源,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

追本穷源 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追本溯源 本:根本;溯:探求。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比喻追寻根源。

追根查源 同“追本溯源”。

追根穷源 同“追本溯源”。

追根求源 同“追本溯源”。

追根溯源 同“追本溯源”。

酌水知源 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左右逢源 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端本澄源 〖解释〗犹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穷源溯流 〖解释〗源:河流发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解释〗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渊源有自来 〖解释〗有根据,有来源。

写出下列成语的来历和用法。(求助~~每个成语15个字左右就OK了)

1.叶公好龙:

来历:“叶公好龙”,出自汉儒刘向的《新序》中。孔子生前周游列国,游说诸候,均不被重用。他死后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才受到了极度的尊重。对于孔子生前不被诸候重视,今日得势的弟子们,想到孔子生前所受的窝囊气,心中耿耿于怀,总想寻机发泄。刘向用一则虚构的寓言,不惜歪求事实,对诸侯们进行了幽默的嘲讽,于是便有了“叶公好龙”这个故事。

用法: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2.班门弄斧:

来历: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

用法: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3.刻舟求剑:

来历: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用法: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成语50个+解释+来历

词 目 嗷嗷待哺

发 音 áo áo dài bǔ

释 义 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出 处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

示 例 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对于~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续编》)

词 目 哀哀父母

发 音 āi āi fù mǔ

释 义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 处 《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示 例 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岂不问~情肠!(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一折)

词 目 安安稳稳

发 音 ān ān wěn wěn

释 义 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出 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词 目 昂昂自若

发 音 áng áng zì roò

释 义 昂昂:气概昂扬,大模大样;自若:象平常一样。形容无所顾虑,从容自如。

出 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三士带剑立于殿下,昂昂自若。”

词 目 按兵不动

发 音 àn bīng bù dòng

释 义 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出 处 《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示 例 又听得寨前炮响,史文恭~,只要等他入来,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齐起,接应捉人。(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

词 目 苍白无力

发 音 āng bái búi lì

释 义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出 处 朱自清《历史的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那也不免外强中干。”

词 目 哀兵必胜

发 音 āi bīng bì shèng

释 义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出 处 《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示 例 不,~!不要乐,要哀,何小姐能弹《易水吟》的谱子吗?(《啼笑因缘续集》一0回)

词 目 按部就班

发 音 àn bù jiù bān

释 义 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出 处 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示 例 但黄公俊的祖父,他开始读了书,象一般读书人似的,他~的要将八股型的才学,“货与帝王家”。(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

词 目 爱博而情不专

发 音 ài bó ér qíng bù zhuān

释 义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出 处 唐·韩愈《与陈给事书》:“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

示 例 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惭愧自己是个‘~’的人;虽者想着只选定一条路,却总丢不下别的。(朱自清《那里走》)

词 目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发 音 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

释 义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出 处 《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词 目 暗锤打人

发 音 àn chuí dǎ rén

释 义 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

出 处 《人民文学》1997年第7期:“哪个鬼东西敢出来跟我说说理?暗锤打人,是土行孙出身!”

词 目 熬肠刮肚

发 音 áo cháng guā dù

释 义 谓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词 目 爱才如渴

发 音 ài cái rú kě

释 义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 处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示 例 宫保~,兄弟实在钦佩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词 目 暗渡陈仓

发 音 àn dù chén cāng

释 义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出 处 元·无名氏《暗渡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示 例 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攻定三秦,动取五国。(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

词 目 黯淡无光

发 音 àn dàn wú guāng

释 义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出 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头上戴一个黯淡无光的亮蓝顶儿,那枝俏摆春风的孔雀瓴已经虫蛀的剩了光杆儿了。”

示 例 但是这个电报却又引起了张勋的不愉快,因为,他的十三省盟主地位因此而~。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四章

词 目 安份守己

发 音 ān fèn shǒu jǐ

释 义 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出 处 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七章:“所以我们对于空子,应该广劝他们安份守己的好。?

示 例 种种田,做个~的老百姓,不同样也可以过一辈子么?

★聂绀弩《季氏将伐颛臾》

词 目 阿狗阿猫

发 音 ā gǒu ā māo

释 义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任何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著作。

出 处 鲁迅《我们要批评家》:“然而新的批评家不开口,类似批评家之流便趁势一笔抹杀:‘阿狗阿猫’。”

词 目 挨冻受饿

发 音 ái dòng shòu è

释 义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出 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至挨冻受饿。”

词 目 安富恤穷

发 音 ān fù xù qióng

释 义 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出 处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示 例 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之善经,不可舍也。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六

词 目 阿姑阿翁

发 音 ā gū ā wēng

释 义 阿:名词的前缀。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出 处 见:“阿家阿翁”。

示 例 既然如此,你我两个,便学个不痴不聋的~。

★《儿女英雄传》二三回

词 目 安如泰山

发 音 ān rú tài shān

释 义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出 处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示 例 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我军阵地~。

词 目 安贫乐贱

发 音 ān pín lè jiàn

释 义 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出 处 《后汉书·蔡邕传》:“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词 目 爱钱如命

发 音 ài qián rú mìng

释 义 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一样。形容十分贪婪、刻薄。

出 处 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既称月老,又号冰人,爱钱如命,说谎能神,自家高媒婆是也。”

示 例 1942年我在成都重见她的时候,她已经成了一个~的可笑的胖女人。(巴金《谈家》)

词 目 矮人看戏

发 音 ǎi rén kàn xì

释 义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出 处 清·赵翼《论诗》诗:“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词 目 暗气暗恼

发 音 àn qì àn nǎo

释 义 受了气闷在心里。

出 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二回:“又着了那暗气暗恼在心里,就是铁石人也禁不的。”

词 目 黯然销魂

发 音 àn rán xiāo hún

释 义 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 处 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示 例 “无言独上西楼”,深闺的空寥,弥漫在漠漠的冥色里,离情别绪,~!(郭枫《且饮一杯寂寞》)

词 目 爱人以德

发 音 ài rén yǐ dé

释 义 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出 处 《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词 目 昂然自若

发 音 áng rán zì ruò

释 义 形容气宇轩昂满不在乎的样子。

出 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1回:“昂然自若,并不畏缩。”

词 目 捱三顶四

发 音 āi sān dǐng sì

释 义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出 处 《平妖传》第四回:“半仙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径在堂中站着,众人捱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示 例 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词 目 爱素好古

发 音 ài sù hào gǔ

释 义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出 处 《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词 目 暗室亏心

发 音 àn shì kuī xīn

释 义 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

出 处 元·张养浩《折桂令》曲:“暗室亏心,纵然致富,天意何如。”

示 例 我想来今生不报,来世偿还,正所谓~,神目如电。(明·范受益《寻亲记·托梦》)

词 目 昂首阔步

发 音 áng shǒu kuò bù

释 义 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出 处

示 例 新郎~,在他身边迈着鸭子步,为的是显摆他那马靴和银马刺。(老舍《鼓书艺人》二十四)

太多了,我给个网址你,自己去看了,呵呵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