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有字的成语意思是什么(有食字的四字成语)
本文导读目录:1、和食物有关的成语2、与饮食有关的成语典故3、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关的成语有什么?4、饮食方面的成语5、有食的成语和食物有关的成语
馔玉炊金、粗茶淡饭、大鱼大肉、美酒佳肴、山珍海胥
一、馔玉炊金
白话释义:炊:烧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朝代:唐
作者:骆宾王
出处:《帝京篇》:“炊金馔玉待鸣钟。”
翻译:丰盛的菜肴准备好只等奏乐击钟就能摆上盛宴。
二、粗茶淡饭
白话释义:指简单的、不精致的饮食。有时用来形容生活简朴。
朝代:宋
作者:杨万里
出处:《得小儿寿俊家书》诗:“粗茶淡饭终残年。”
翻译:简单简朴的饮食度过余生
三、大鱼大肉
白话释义: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形容菜肴丰盛。
朝代:明
作者:冯梦龙
出处:《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大鱼大肉,热酒热饭,只顾搬将出来。”
翻译:美好丰盛的饮食,热好酒热好饭,只等着搬出来
四、美酒佳肴
白话释义:形容十分丰盛的宴席。
朝代:清
作者:曹雪芹
出处:《红楼梦》第一回:“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更不必说。”
五、山珍海胥
白话释义: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朝代:明
作者:吴承恩
出处:明 吴承恩《谖堂永日图序》:“山珍海胥、鼎食宫居者,大夫之养也。”
翻译:丰富的菜肴,都是在宫中居住的士大夫所食用的。
与饮食有关的成语典故
卑宫菲食
bēi gōng fēi shí
【解释】谓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分类】善行,节约节俭;初中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示例】我即~,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于事。”(明·史可法《请出师讨贼疏》)
【结构】联合式
病从口入
bìng cóng kǒu rù
【解释】谓疾病起于饮食不慎。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分类】文化教育,医疗;小学
【近义】病由口入
【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示例】我们要讲究饮食卫生,防止~。
【结构】主谓式
【英译】...不服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解释】不能适应某地的气侯、饮食等。
【分类】工作/贬,不适应;初中
【近义】水土不服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南朝·沈约《宋书·索虏传》:“道理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
【示例】吾兵久劳于外,不服水土,必生疾病。宜召军还,再作后图。(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二○回)
炊金馔玉
chuī jīn zhuàn yù
【解释】炊:浇火做饭;馔:饮食,吃。比喻饮食珍贵,生活极其奢华。
【分类】外貌动作,吃;初中
【近义】山珍海味
【出处】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示例】此邦百万多豪家,~纷如麻。(清·施润章《悲老牛》诗)
【结构】联合式
粗茶淡饭
cū chá dàn fàn
【解释】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简单的饮食。形容生活简约。
【分类】善行,节约节俭;小学
【近义】家常便饭、粗衣粝食
【反义】山珍海味
【出处】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示例】连顿~也吃不饱。(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
【结构】联合式
【英译】...地主之谊
dì zhǔ zhī yì
【解释】地主:当地的主人;谊:义务。谓当地的主人对来客接待的礼节和饮食馈赠等情谊。
【分类】反义相关,宾主;小学
【近义】东道之宜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二年》:“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杜预注:“侯伯致礼以礼宾也。地主,所会主人也。饩,生物。”孔颖达疏:“致礼礼宾,当谓有以礼之,或设饮食与之宴也。”
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关的成语有什么?
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关的成语有很多,比如接风洗尘、满汉全席、酒过三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粗茶淡饭、山珍海味。
1、接风洗尘,读音:[ jiē fēng xǐ chén ]
释义:指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以示慰问和欢迎。
2、满汉全席,读音:[ mǎn hàn quán xí ]
释义:清朝时期宫廷盛宴。现在多形容酒菜丰富。
3、酒过三巡,读音:[ jiǔ guò sān xún ]
释义:酒过三巡的意思是酒喝了三轮。在中国饭桌上,那么每个人都喝了一次,那么就是一轮,也就是“一巡”。
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读音:[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
释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5、粗茶淡饭,读音:[ cū chá dàn fàn ]
释义: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6、山珍海味,读音:[ shān zhēn hǎi wèi ]
释义: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饮食方面的成语
熬肠刮肚】:指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杯水粒粟】: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病从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疾病常因饮食不慎而发生,祸患常因说话不慎而造成。
【病由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同“病从口入”。
【不便水土】: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不茶不饭】: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不伏水土】: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不服水土】: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不习地土】: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不习水土】: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不习水土】:不能适应某个地方的气侯、饮食等。
【朝齑暮盐】: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炊金爨玉】:炊:烧火做饭;爨:烧火做饭。用金玉做饭。比喻饮食珍贵,待客热情。
【炊金馔玉】:炊:烧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粗茶淡饭】: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粗衣淡饭】: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大鱼大肉】:指美好丰盛的饮食。形容菜肴丰盛。
【箪食壶酒】:箪:盛饭竹器。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饭粝茹蔬】:吃糙米和蔬菜。形容饮食粗劣。粝,糙米。
【方丈盈前】:方丈:一丈见方;盈:满。吃饭时食物摆满一丈见方的地方。形容饮食奢华。
【菲食卑宫】:菲:微薄;卑:低。饮食菲薄,宫室简陋。指不讲究享受,励精图治。
【肥肉大酒】:肥:富饶,富足;大酒:美酒。指美好丰盛的饮食。
【肥肉厚酒】:厚:浓味,指淳正。肥美的肉,味浓淳正的酒。比喻美好丰盛的饮食。
【羹藜含糗】:藜:野菜。泛指饮食粗劣。
【羹藜唅糗】:藜,野菜;唅,食也。泛指饮食粗劣。亦作“羹藜含糗”。
【厚酒肥肉】:厚:浓厚。指丰盛的饮食。
【黄汤淡水】:泛指饮食。同“黄汤辣水”。
【黄汤辣水】:泛指饮食。
【家常茶饭】: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嘉肴美馔】:肴:做熟的鱼肉等;馔:饮食。美味的饭菜美食。
【浆酒霍肉】: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浆酒藿肉】: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同“浆酒霍肉”。
【锦衣美食】:锦衣:华美的服装;美食:精美食物。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优裕。
【酒醉饭饱】:比喻饮食得到了满足。
【口腹之累】: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口腹自役】:口腹:饮食。饮食自理,不靠他人。
【寝馈其中】:寝:睡觉;馈:吃饭。起居饮食都离不开。比喻全身心地投入某项技艺或某一事物当中。
【肉山酒海】:极言酒肉饮食之丰。
【觞酒豆肉】:觞,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泛指饮食。
【食不二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食不兼肉】:吃饭时无两种肉食。形容饮食俭朴。
【食不兼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食不累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食不求甘】: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俭朴。
【食不下咽】: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食不重肉】: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同“食不兼肉”。
【食日万钱】:每天饮食要花费上万的钱。形容饮食极奢侈。
【食无求饱】: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饮食不要求饱,居住不要求安逸舒适。指对生活要求不高。
【疏食饮水】:指粗饭淡汤,饮食简单。
【水土不伏】:水土:指地方,引申为自然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水土不服】: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无下箸处】:晋武帝时,何曾生活豪奢,食日费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后用以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
【五荤三厌】:五荤:佛教忌食的五种蔬菜,即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茗葱;三厌:道教忌食的三种肉:即雁、狗、乌龟。泛指饮食的禁忌。
【鲜衣美馔】: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优裕。
【橡饭菁羹】:以橡实作饭,芜菁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橡茹藿歠】:以橡实为饭,豆叶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玄酒瓠脯】:饮食只有清水和瓠干。比喻生活清苦。
【削衣贬石】:削:减轻;贬:降低。削减衣服,降低饮食标准。比喻省吃俭用。
【削衣贬食】:削:削减;贬:降低。削减衣服,降低饮食水准。比喻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岩居谷饮】:住在深山洞穴中,饮食在山谷里。指隐居生活。
【一钵一瓶】:钵、瓶:和尚的饮食器具。指和尚云游时的简单食具。形容家境贫寒。
【一瓶一钵】:瓶、钵:和尚盛饮食的器具。指和尚云游时携带的最简单的食器。也比喻家境贫穷,生活简朴。
【一飧之德】:飧:简单的饮食。一顿饭的恩德。比喻微小的恩惠。
【一饮一啄】:饮:喝水;啄:鸟类吃食。原指鸟类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后也指人的饮食。
【饮风餐露】:饮食风露。比喻远离世俗而生活。
【缊褐瓢箪】:缊:旧棉花,乱麻。褐:粗布衣服。瓢:饮水用具。箪:盛饭的竹器。身上穿粗布衣服。饮食用的是瓢、箪。形容生活非常清苦。
【馔玉炊金】:炊:烧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浊醪粗饭】:浊醪:浊酒。指简单粗糙的饮食。
有食的成语
有食的成语有:
弱肉强食、饥不择食、废寝忘食、自食其力、衣食父母、自食其果、衣食住行、节衣缩食、食不果腹、饮食男女、食言而肥、食指大动、食古不化、丰衣足食、易子而食、蚕食鲸吞、饱食终日、嗟来之食、钟鸣鼎食、因噎废食、箪食壶浆、宵衣旰食、肉食者鄙、箪食瓢饮;
并日而食、食不甘味、东食西宿、锦衣玉食、不食周粟、食不知味、发愤忘食、灭此朝食、恶衣恶食、耳食之言、寝食不安、布衣蔬食、八珍玉食、盛食厉兵、食不下咽、草衣木食、食玉炊桂、鲜衣美食、食前方丈、解衣推食、饿虎扑食、自食其言、食不重肉等。
扩展资料
1、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然竞争。
出自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原文:“弱之肉,强之食。”
译文:“弱者之肉,即是强者之食物。”
2、钟鸣鼎食:意思是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作定语;常与“之家”连用。
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
原文:“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译文:“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
3、哀梨蒸食:意思是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出自《世说新语·轻诋》
原文: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
译文:南郡公桓玄每当看见别人不痛快,就生气说:"您得到哀家的梨,该不会蒸着吃吧?"
4、嗟来之食:意思是侮辱性的施舍。语法:偏正式。
出自《礼记·檀弓下》
原文:“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译文:“我就是因为不吃侮辱我的尊严的食物,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5、寝食不安:意思是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十分忧虑。
出自《战国策·齐策五》
原文:“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译文:秦王听了很害怕,连睡觉都不能安枕,连吃饭都吃不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