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夙夜在公代表什么意思?有什么来历吗?

本文目录一览:

夙夜在公、心无旁骛什么意思

意思是:整夜都在忙于公务,心中没有一丝其他的事情。

夙夜在公:是指从早到晚,勤于公务。作谓语、定语。近义词:废寝忘食。

心无旁骛:是形容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心中没有另外的杂念。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近义词:专心致志、心无二用。用作褒义。

有关心无旁骛的人物故事——居里夫人

从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她就是居里夫人。

扩展资料

心无旁骛的反义词是魂不守舍。指灵魂不能依存于躯壳之内。形容精神分散、恍惚,意念不能集中、自持。

《黄帝内经》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即天地所造之生命就是神,神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东西就是魂,神与魂如影随形;“心藏脉,脉舍神,肝藏血,血舍魂”,这进一步提示,由心主导的、布散周身的血脉是神的馆舍,而由主导的血里边就藏着魂;心为君主之官,肝为将军之官,神不守舍或魂不守舍就反映在血和脉上,体现在眼睛上就是眼神飘忽不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夙夜在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心无旁骛

夙夜在公什么意思?

回答:夙夜在公,汉语成语,拼音是sù yè zài gōng,释义:从早到晚,勤于公务。出自《诗经·召南·采蘩》。

延伸:

例句

1、《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2、《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今大臣亲奉明诏,给事目下,其有夙夜在公,恪勤特立,当官不挠贵势,执平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处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3、《晋书刘毅传》: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

4、唐 元稹 《令狐楚等加阶制》:“端慎严恪,夙夜在公,按度悬衡,守而不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夙夜在公

成语夙夜在公是什么意思

夙夜在公

[ sù yè zài gōng ]?

基本解释

从早到晚,勤于公务。

详细解释

【解释】:从早到晚,勤于公务。【出自】:《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示例】:毅~,坐而待旦。 ◎《晋书·刘毅传》

夙夜在公的意思 夙夜在公的意思是什么

1、夙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ùyè,意思是朝夕,日夜;日夜从事;古地名。在引申意上形容某人孤单、孤独。

2、废寝忘食,汉语成语,拼音是fèiqǐnwàngshí,意思是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3、出处:《列子·天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释义: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自身失去依存的地方,(于是)不吃不睡的了。

5、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刻苦努力。

6、示例:妻子对我的支持,使我加深着对妻子深挚的爱;妻子看到我废寝忘食勤奋“攻关”,也比以往更体贴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