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结草衔环的来历(结草衔环成语的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衔环结草”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什么样的典故?
如今我们时常喜欢用结草衔环这个成语来比喻知恩图报,其实这个成语背后还有一段不为人知
的典故,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下结草衔环这个典故吧,看看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谁。
“结草衔环”这个典故在《左传》跟《后汉书》中都有记载。《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晋
国的魏武子有个很宠爱的小妾,后来魏武子临终前,吩咐他的儿子,也就是晋国的大夫魏颗,让他
一定要让那个小妾给自己殉葬。
但是魏颗并没有按照父亲吩咐的去做,对于他来说,大概不忍心伤及无辜,所以魏颗便将父亲
生前宠爱的那个小妾嫁给了别人。后来秦军攻打晋国,两军在战场上激烈的厮杀。
这个时候有个老人突然出现在了战场上,他只用了一招,就成功的将秦军的将领给捉住了。原
来,这个老人把地上的草打成了结,绊倒了秦军将领,帮助魏颗成功将对方活捉。
后来魏颗就在梦中梦到了那个老人。原来那个老人正是之前他父亲所宠爱的那名小妾的父亲,
他因为感激魏颗放过了自己的女儿,所以才会在战场上结草衔环来报恩的。
而《后汉书》中有关于结草衔环的典故,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东汉时期的杨宝曾在小时候救过
一个小黄雀。谁曾想自从他救了这个小黄雀之后,就做了一个非常吉利的梦。
他梦见了个黄衣童子在口中叼着四个玉环送给他。那个黄衣童子在梦中许诺杨宝,告诉他他将
来的子子孙孙都能够在仕途上有所成就,而且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后来事实证明,这个梦境果
然很灵验。以上就是结草衔环的典故由来。
衔环结草有何历史典故,这四个字是有哪些含义?
首先,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衔环结草”这个成语的准确叫法,应该叫做“结草衔环”。因为,根据成语典故所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结草”是在“衔环”之前,所以通常书面表达中均以“结草衔环”为主。
结草衔环,顾名思义就是把草打成了许多结把,口里叼着玉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它实际上是有两个典故,分别是“结草”和“衔环”。
我们首先来说下“结草”。
这个典故是出自《左传》记载,据说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非常宠爱的小妾叫做祖姬,但可惜的是,这位祖姬却没能给魏武子生下一男半女。所以在魏武子临死之前,就对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小妾为我殉葬,使我在九泉之下好有个伴。”
大家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活人殉葬还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因为这是贵族们身份荣誉的象征,所以魏颗当即就答应了父亲要求。但是,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却并没有把祖姬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
对此,魏颗的弟弟非常不爽,他责问哥哥为什么不遵守父亲的临终之愿,魏颗却回答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不清的,父亲生前这般宠爱这个小妾,如果他神智清醒,断不会让其陪葬。”
后来,秦桓公派遣威震当时的名将杜回,带兵攻伐晋国,大军在晋国辅氏(今陕西省辅邑县)的地方扎营,准备会战,晋国面临重大威胁,就派魏颗率军前去迎战。
当时杜回率惯战者数百人“下砍马足,上劈甲将”,可谓神勇无敌,魏颗便在青草坡设伏将杜回诱致此地,展开大战,双方正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出现在战场上,他把地上的草打成了许多结把,结果把杜回绊倒,魏颗因此活捉杜回,秦军大败。
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白天的那个老人对他说:“我是祖姬的父亲,特来感谢您救女之恩,今天结草以助,是为了替女儿祖姬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将军当世世显荣,子孙贵为王侯,无忘吾言。”
后来魏颗活捉秦国大将杜回有功,被晋国君主封于令狐(今山西临猗)。魏颗的后代以祖上封地为姓,称令狐氏。再后来,人们就将这个典故称之为“结草报恩”,或者“魏颗结草”,这也就是“结草”的由来。
接着,我们再来说一说“衔环”:这个典故是出自《后汉书》记载,据说东汉时期,九岁的杨宝有一次在华阴山玩耍,看到一只黄雀被一只老鹰咬伤坠落在地,被蚂蚁包围着,杨宝见小黄雀很可怜,赶紧上前去把小黄雀捧在手心里,抱回了家,放在巾箱中。
这黄雀只吃黄花,杨宝便每天精心地喂养着小黄雀,差不多过了百日,小黄雀不仅伤完全养好,而且还羽翼丰满,杨宝便让它振翅飞走。
当晚,杨宝正在秉烛夜读,一个黄衣小童突然来到杨宝的面前说道:“我本是西王母的使者,奉西王母的使命前往蓬莱仙岛。可是在半路上,不幸被鹞鹰所伤,多亏你救了我,我非常地感谢你。”
言毕,小仙童拿出了四枚晶莹洁白的玉环送给杨宝,说道:“它可保你的子孙四代人都位列三公,且为政清廉,处世行事像这玉环一样洁白无瑕。”说完,黄衣小仙童就不见了。
后来果不其然,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位列朝廷的三公之位,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因此,后世人就将这个典故称之为“衔环报恩”。再后来,人们又将这二典故合成一句,叫做“结草衔环”,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
结草衔环的典故,越详细越好
结草衔环来自于两个典故故事。
一,结草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在生病时,曾嘱咐他的儿子魏颗,在他死后,把一个没有生过儿子的妾嫁出去。后来武子病重了,又告诉魏颗,在自己死后让他这个妾陪葬。
武子死了以后,魏颗觉得父亲病危时的语言可能是神志不清时的胡言乱语,便依照他以前的吩咐把武子的爱妾嫁出去了。后来,魏颗领兵和秦国打仗,看见战场上有个老人把遍地的草都打成了结子,缠住秦军的战马,使秦军兵将纷纷坠马,魏颗因此获胜并俘虏了秦将杜回。
当夜,魏颗做了个梦,梦见在战场上结草的老人自称是那位出嫁妾的父亲,是用此来报答魏颗不把自己女儿拿来陪葬之恩的。
二,衔环
东汉杨宝在9岁时,从华阴山北捉了一只受伤的黄雀,杨宝把它带回家饲养,等伤好后把黄雀放了。过后,杨宝梦见黄雀化作一个黄衣童子回来报恩,自称是西王母的使者,并口衔4枚白环,说杨宝的子孙将来都会像白环一样珍贵。
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和玄孙杨彪果然都飞黄腾达。
扩展资料:
结草衔环
拼音:jié cǎo xián huán
释义: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
用法造句:在动物界,乌鸦有反哺之心,羔羊有跪乳之意,我们人类更应该结草衔环,知恩图报才是。
人应该将感恩作为一种天性,把它视作一种美德。结草衔环的故事让人怡然,这说明了人们对有恩必报的推举。“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可以目视、可以口诵,更应该入心,不能忘记本分,做出背信弃义的荒唐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结草衔环
“结草衔环”是什么意思?这成语有什么典故?
【解释】: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示例】: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
【近义词】:感恩报德、饮水思源
【反义词】:以德报怨、忘恩负义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