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的成语故事来历(破釜沉舟成语故事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的由来

典故

溯源《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钜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拒不降楚,自焚而死。这时,楚军强大居诸侯之首,前来援救钜鹿的诸侯各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到楚军攻击秦军时,他们都只在营垒中观望。楚军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士兵们杀声震天,诸侯军人人战栗胆寒。项羽在打败秦军以后,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破釜沉舟历史典故

1.破釜沉舟是一个汉语成语。

读作pò fǔ chén zhōu,出自典故“钜鹿之战”,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做事下定决心,义无反顾,不留退路。

2.项羽在全军渡河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行动:把所有的船只凿沉,击破烧饭用的锅子,烧掉宿营的屋子,只携带三天干粮,以此表示决心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这支有进无退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立即包围了秦军。经过9次激战,截断了秦军的补给线。负责围攻巨鹿的两名秦将,一名被活捉,另一名投火自焚。

在这之前,来援助赵国的各路诸侯虽然有几路军队在巨鹿附近,但都不敢与秦军交锋。楚军的拚死决战并取得胜利,大大地提高了项羽的声威。

从此,项羽率领的军队成了当时反秦力量中最强大的一支武装。

如果我的回答帮到了你,请点“采纳”。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典故来自哪个历史人物?有何依据?

破釜沉舟这个历史成语典故是来自楚霸王项羽的。在司马迁的《史记》一书有着记载,这也是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典故的依据。

项羽破釜沉舟

楚霸王项羽一直以来都是被众多文人墨客所看中,好多诗词中都有描写项羽的事迹和感慨。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名籍,字羽,在秦朝末年带领义军抗击暴秦统治。当时的项羽率领两万军士,面对秦军20万之多的军士,可以说是力量悬殊。再加上项羽的军队已经劳师远征支援联军一个多月了,可以说是人困马乏,士气低落,不能再拖下去了。只能速战取胜才能走生存的机会。这时得项羽命令军士只带三天口粮,全军渡河在巨鹿之地直面秦军。渡河后,又下令把所有船只凿破,烧毁行军帐篷,打破做饭炊具,这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做法也是让军士们士气大涨,在项羽的带领下与秦军激战九次赢得战争。这也让项羽一举成名,在其他联军中声望倍增。而军士们的皆沉船,破釜甑”也慢慢演化为了成语破釜沉舟。

史记记载

项羽经过巨鹿之战一举成名,也让秦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集结镇压各路义军。同时也让其他各路义军敢于和秦军正面应战了,这也是义军们能最后推翻暴秦统治的开始。而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也有对项羽领导的巨鹿之战的详细记载。在人们佩服楚霸王项羽的勇敢之时,也是记住了破釜沉舟这个历史典故成语的由来。想想当时的局势,以两万对二十万的巨大差距,可以说也只有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才能取胜的唯一做法,而项羽的勇猛也是让人惊叹。巨鹿之战也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事,同样的也被流传至今。而《史记》的记载也是这个成语典故由来的重要依据,《史记》也是司马迁的呕心沥血之作,对项羽事迹的记载也是后世史学家比较认可的事实依据,成语破釜沉舟典故来自项羽也是准确无误的。

影响

一个历史成语典故大多包涵了一段意义非常的故事。破釜沉舟这个历史典故也是如此,项羽的破釜沉舟也是让人们惊叹佩服的同时,让后世的人们学习这种激发潜能的精神,来鼓励自己去做事的决心和斗志,可以说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典故影响深远。

破釜沉舟的由来?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打这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