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成语有哪些?(关键时候发挥作用的成语)

本文目录一览:

形容做事抓住关键时刻的成语或谚语有哪些?

形容做事抓住关键时刻的成语有: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画龙点睛、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一、一针见血 [ yī zhēn jiàn xiě ]

【解释】: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出自】:近代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不错,党八股中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病。”

二、一语道破 [ yī yǔ dào pò ]

【解释】: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出自】:清·戏确《与张考夫书》:“自唐虞至战国二千余年,圣人相传心法,一语道破。”

【译文】:从唐、虞到战国二千余年,圣人相互传授的心法,一一句话就说穿了

三、画龙点睛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解释】: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译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常说:‘点眼睛就飞走了。’人认为荒诞,坚决请求点的。一会儿,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走上天,两条龙没有眼睛的人看到在点。

四、言简意赅 [ yán jiǎn yì gāi ]

【解释】: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出自】: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言简理尽;遂成王言。”

【译文】:言语简单但是道理却说完了;所以便成了至高之言。

五、简明扼要 [ jiǎn míng è yào ]

【解释】: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出自】:近代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有哪些成语可以形容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1.挺身而出

【拼音】: tǐng shēn ér chū

【解释】: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出处】: 《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

2.自告奋勇

【拼音】: zì gào fèn yǒng

【解释】: 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饶守原本只有这一个狮子国;因为上头提倡游学,所以他自告奋勇,情愿自备资斧,叫儿子出洋。”

3.毛遂自荐

【拼音】: máo suì zì jiàn

【解释】: 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4.中流砥柱

【拼音】: zhōng liú dǐ zhù

【解释】: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5.力挽狂澜

【拼音】: lì wǎn kuáng lán

【解释】: 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形容起关键作用的成语,在关键时刻那种,急用

【秉轴持钧】:轴:车轴,指中心,枢纽。掌握事物运转的中心和关键。旧指居于宰相的官位。比喻身居政务重任。【不得要领】: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不识痛痒】:识:懂得;痛痒:比喻紧要或要害。不懂得问题的要害和关键。【存亡安危】: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存亡绝续】:绝:完结;续:延续。事物处在生存或灭亡、断绝或延续的关键时刻。形容局势万分危急。【存亡危急之秋】:指生存、灭亡、危险、紧急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