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是开头的成语有哪些有哪些?(开头是词的成语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开头第一个字是的成语有哪些

的一确二

dí yī què èr

[释义] 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语出]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确二,早招承死罪无辞。”

形容开始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开始的成语有:崭露头角、初出茅庐、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1、崭露头角

崭:突出;露:显露。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示例:一批又一批原来并不出名的技术人员如良种吐芽,到处在生机勃勃地崭露头角。

2、初出茅庐

比喻刚露头角。后来多指初入社会、缺乏经验。

示例:鲁迅《彷惶·高老夫子》:那傻小子是初出茅庐,我们准可以扫光他!

3、一元复始

元:年,每年的一月一日叫作元旦,而农历一月,也名元月,“元”的本意是指人的头。复始:又一次开始。指新的一年的开始。 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

示例:《文学报》1983.2.17:“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值此新春佳节,我们向广大读者恭贺新禧。”

4、万象更新

指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示例:茅盾《锻炼》:“还以为我们这里当真是一声抗战,就万象更新,人人有了救国的自由。”

扩展资料:

形容结尾的成语:

1、龙头蛇尾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示例:郭沫若《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家常》:闹了七八年,才龙头蛇尾地告了终结。

2、善始善终

是指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示例:为了更进一步地做好人口普查工作,七月十日晚省政府召开了电话会议,韩启民副省长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和我省的实际情况,要求各地善始善终地做好人口普查各项工作。

3、通前彻后

通:贯通;彻:通达,深透。指贯通于前后。

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只是我方才通前彻后一想,这件事,二叔,你老人家料估得防范得计算得都不差。”

开头的四字成语四字词语成语有哪些

没有“也”字开头的成语,含有“也”字的四字成语: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弗敢专也

不敢独自专有.

何其毒也

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反诘语气.多么狠毒呀!

何其衰也

怎么这么衰颓啊!空空如也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来而不往非礼也

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溜之乎也

溜走(讽刺的、风趣的说法).

莫予毒也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勿谓言之不预也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行不得也哥哥

鹧鸪叫声的拟意,表示行路艰难.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必也正名

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莫余毒也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者也之乎

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

成也萧何败萧何〖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四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1】四字开头的成语

四海为家、四面八方、四面楚歌、四平八稳、四脚朝天、四大皆空、四通八达、四分五裂、四面受敌、四书五经、四海一家、四海升平、四马攒蹄、四体不勤、四肢百骸、四海承风、四战之地、四时八节、四时充美、四方辐辏、四方之志、四海鼎沸、四面出击、四山五岳、四角俱全、四方八面、四百四病、四时之气、四荒八极 四海九州、四海波静、四郊多垒、四姻九戚、四亭八当、四至八道、四衢八街、四肢百体、四纷五落、四停八当、四冲八达、四通五达、四战之国、四海飘零、、四海困穷、四近之臣、四邻不安、四通辐辏、四方云扰、四壁萧然、四海晏然、四时气备、四会五达、四方离乱、四面碰壁、四海他人、四分五落 四体百骸、四分五剖、四海承平、四仰八叉、四海升平、四海皆兄弟、四海九州岛、四海之内皆兄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四字开头的成语释义

1、四海承风: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2、四海升平: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3、四海飘零: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4、四面受敌: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5、四郊多垒:四郊营垒很多。本指频繁地受到敌军侵扰。形容外敌侵迫,国家多难。

6、四角俱全:比喻完美无缺。

7、四海飘零: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8、四海鼎沸: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9、四海九州:指全中国。

10、四方八面:到处;各个方面。

11、四面八方: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12、四面楚歌: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13、四平八稳: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意思。

14、四通八达:通、达:畅通无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

15、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16、四海升平:指天下太平。

17、四脚朝天: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18、四方之志:志:志向。指远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19、四战之国: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20、四海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

21、四亭八当: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22、四面出击: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23、四荒八极: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24、四肢百骸: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25、四纷五落:见“四分五落”。

26、四海波静:比喻天下太平。

27、四方辐辏: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28、四战之地: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29、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30、四大皆空: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

31、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32、四时之气: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33、四姻九戚:比喻亲戚极多。

34、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35、四衢八街: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36、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犹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统。

37、四分五落:形容分散零乱。

38、四海九州:指全中国。

39、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40、四马攒蹄: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41、四通五达:四通八达。形容交通畅达无阻。

42、四至八道: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43、四海他人:谓没有亲戚关系。

44、四海为家: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统治全国。后指人漂泊不定;到处都可以当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恋故土。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四海”指全国各地。

45、四海承风 :主谓式;作谓语;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46、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形容一件事开头开得好的成语有哪些?

旗开得胜、旗开马到、马到成功、马到功成、出手得卢

一、旗开得胜 [ qí kāi dé shèng ]

【解释】: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出自】: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二、旗开马到 [ qí kāi mǎ dào ]

【解释】:比喻事情进展顺利。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某今下战书去,单搦大宋家名将出马,与某交战,别辨输赢,方显威风北虏强,密排剑戟迸寒光,旗开马到施骁勇,大宋英雄拱手降。”

【译文】:我今天下战书去,单找大宋家名将从马,与我交战,另外区别输赢,方显威风北虏强,密排剑戟散寒光,旗开马到施勇敢,大宋英雄拱手投降。

三、马到成功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解释】: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出自】: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

四、马到功成 [ mǎ dào gōng chéng ]

【解释】:形容事情顺利,一开始就取得胜利。

【出自】: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功成,奏凯而还。”

【译文】:只愿你上马到成功,凯旋而回

五、出手得卢 [ chū shǒu dé lú ]

【解释】: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胜采。比喻一下子就取得胜利。

【出自】: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张瓌传》:“瓌以百口一掷,出手得卢矣。”

【译文】:环用百口一扔,出手就取得胜利了。

表示去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表示去开头的成语有:

1、去国怀乡?[ qù guó huái xiāng ]

释义:意为:离开国都,思念家乡,出自《岳阳楼记》。

2、去留无意?[ qù liú wú yì ]

释义:对于升迁得失漠不关心。

出 处:《小原笔记》

3、去如黄鹤?[ qù rú huáng hè ]

释义:如同仙人骑着黄鹤一般,飞走之后再没回来。比喻走得无影无踪。

出 处:唐·崔灏《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例 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宫梦弼》:“贫不自给,典质渐空,日望宫至以为经理,而宫灭迹匿影去如黄鹤矣。